以下是问问未晚专栏第三篇。
小伙伴12*留言:
老师,你好!我的情况是这样的,我是一名上班族,但我并不喜欢这个职业,我想自考,但我也不知道选啥专业,很迷茫,希望老师解答一下,谢谢。
亲爱的12*:
你好。
今天我们就说一个问题:如何对待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大大丰富的当下,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工作内容,我们都比以往有了更多的选项和自由,按理说,我们应该对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才是,但事实上,对自己工作不满意的人似乎越来越多。十年二十年前,我们看到的辞职、跳槽远没有今天这么多。而现在,一言不合说辞就辞似乎是新时代青年彰显个性的方式。有时半年不见某个朋友,再见时他已经换了三份工作。
有人说虽然看起来选择多了,但整个职业发展的趋势却越来越难令人满意。比如,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使工作内容越来越单一无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工作环境似乎也越来越不友好;还有什么都在涨就是工资不涨。
难道都是工作的错?
工作内容越来越无趣了?
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的确会导致一个人的工作内容越来越狭窄重复。但我们身处一个日新月异,有无限可能的时代,连流水线上的工人都可能不时遇到机器软硬件升级带来的工作流程、标准的更新,更不用说其它非流水线工作的变动和灵活性了。现今的大部分工作虽然分工极细,但都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员工创新和发挥的空间,只要勤思考勇尝试,也能干出精彩来。别人认为我们是大机构里的一颗螺丝钉,但我们一定要有把自己当成发动机的心态。能无聊死人的工作不常见,但自己憋死自己的事却时有发生,关键是我们对待工作的心态。
工作要求越来越严苛了?
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日渐激烈,一波波的企业前仆后继,严酷的商业环境导致工作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对工作不满的理由。“人没有要求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不断提高的工作要求其实是鞭策我们不断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真因此而产生不满,那应该好好反省一下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太过松懈。
工作环境越来越不友好了?
工作环境包括了物理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除了个别特殊岗位和无良老板提供的工作,现在很少有工作在物理环境上称得上“恶劣”或者“不友好”。如果真是遇上了物理环境恶劣的工作,安全起见可以果断辞职退出。但如果是说“我不满意我们公司没有Google那样的工作环境”,请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有能力成为Google的一名员工吗?
工作环境的另一个层面是人际关系环境。确实,因为组织的不断壮大,外部竞争的加剧,内部分工的精细,各部门协同工作增多,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有复杂化的趋势。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多地是对我们沟通和协调能力的挑战,倒逼一个“天真简单”的职场新人快速成长。无论你去到哪个公司哪个组织,都需要面对人际关系,逃避不是解决办法。
工作薪酬越来越低了?
至于薪酬,基本和你能提供的价值成正比。薪酬低,一般只能说明你提供的价值还不高。在没有提升自己可提供价值的前提下,想通过频繁地换工作来提高薪酬和工作满意度,是个天真错误的想法。没有企业会对一个价值不高的人提供高出市场水平的薪酬溢价。
整体上来看,我们如今的社会,提供了比以往更加有趣更有挑战性的工作,物质和科技的发展也让我们拥有了比以往更好的工作环境,虽然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可能更复杂一些,但是正是因为有分工有合作,我们才更能高质量更高效率地完成一项工作;我们的薪酬也早已打破了以往大锅饭的形式,你能提供的价值越高,企业就能回报给你更好的薪酬。
工作本身没有错,至少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主要的过错方。之所以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我们得更多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们为什么会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第一,换工作的成本降低,让我们以更加挑剔和随意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
七八十年代,一份工作就是一辈子。有的家庭甚至是子承父业,女承母业,一份工作延续了几辈人。那时的工作机会远没有现今这么丰富,且信息闭塞,换工作的机会成本太高。而今天,工作选择多,信息流动快,换一份工作的成本急剧下降,换工作也不再是伤经动骨的大事。这虽然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一言不合说辞就辞”的风气。
以往工作中吃点苦受点委屈是正常的事,但现在似乎大家都变成吃不得苦受不得委屈的公主王子,对工作稍有不满就嚷着换工作。这样挑剔随意的态度,不但无助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更是助长了对自己和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
第二,浅尝辄止让我们无法深入了解并爱上自己的工作。
挑剔随意的态度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人们无法深入去了解一份工作。
我们都能理解感情上的一见钟情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时候男女双方需要慢慢去了解彼此,因为了解而相爱。我们和工作的关系也同样如此。毕竟能找到自己dream job的人是少数,即使找到了dream job,也未见得是happy ending(请参考《问问未晚02 | Dream Job大过天?》)。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在对工作的不断认识和深入了解中才慢慢喜欢上这份工作的。
真正的兴趣不是嘴上说说喜欢,真正的兴趣是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变得擅长,然后在自己擅长之事中不断获取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会加强我们对这件事的热爱。兴趣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中不断加强升级。工作也是如此,我们不断地学习掌握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将工作越做越出色,不但自己获得价值感和成功感,同时也受到老板和同事的赞许,这样的正面反馈会不断加强我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和热爱度,促使我们用更高的热情更出色地完成工作。。。浅尝辄止让事事都难以成为我们的兴趣,而深入专注却可以培养一个带给我们成就感的爱好。
第三,信息泛滥,让我们在不合理的比较中错误低估了自己的工作满意度。
以往,由于信息的闭塞和缓慢流通,我们对工作的比较往往仅限于我们身边的同事和朋友。而这些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一般都和我们处于一个水平线,所以在和他们的比较中我们基本还是能够保持心理的平衡。
但现在,互联网让我们可以在瞬间了解到距离我们十万八千里以外发生的事。于是我们见识到了可以自己选择工作内容的工作,可以自己决定上下班时间的工作,公司就有免费健身房的工作,可以带宠物一起上班的工作……然后和自己的现实一比较,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一下跌到了零点。曾经有位来询的小伙伴对我说:“我就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外面有那么多更有趣更高端更多金的工作,我为什么还要死守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
合理的比较可以让我们找到努力的方向,但不合理的比较不但会让我们变得不切实际,还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不安。当我们看到别人工作的精彩、有趣、安逸、高薪时,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都付出了什么?天上不会掉馅饼下来,一个人也不会无端获得一份人人都艳羡的工作,必定是他有过人之处才能换得一份优越的工作。
我们也许并不是真的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我们只是不甘心怎么还有好多那么有趣又高薪的工作。不甘心,那就努力呗。
第四,最关键的,根本没有认清自我以及工作。
选择工作时,我们很容易被一些表面因素左右决定,例如工作地点是不是在甲级写字楼里?公司的名气是不是够大?福利是不是够好?一年有多少天年假?我甚至知道一个小伙伴的决策依据是“这家公司提供免费无限量的可乐。“之所以我们会根据这些表面因素来做决策,是因为这不需要我们耗费太多的思考和精力。人总是愿意选择不太费力的那条路。
而真正应该决定我们如何选择一份工作的因素,例如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的需求,工作对我们的要求,工作能带给我们的回报,却很少有人花时间深入思考。因为深入的思考太难太麻烦了,于是多数人选择了逃避,换以那些不用消耗脑细胞就能回答的问题来作为选择工作的依据。无怪乎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还是以恋爱为例,你只看到了一个姑娘美就想和她谈恋爱,而没有认真去了解她的背景三观爱好脾气,更没有把自己的背景三观爱好脾气和姑娘做一个匹配,就一厢情愿地认为你们在一起会幸福,现实吗?
那我们如何改进自我和工作的关系呢?
如何改善工作满意度
了解我们自身的能力与需求,认清岗位的要求及回馈,是我们改善工作满意度的关键。
认清职业与自我的互动匹配关系
对自我来讲,我们一方面提供自己的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有自己的需求期望企业能够满足;
对企业来讲,一方面它有一定的岗位要求期望员工能力可以胜任岗位要求,另一方面它也提供一定的回馈满足员工的需求。
如果我们的能力能够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企业对我们的表现满意,我们就会获得成功;如果我们的需求被企业提供的回馈所满足,我们就获得了幸福。职业发展就是在提升成功感和幸福感的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
这就是职业发展模型(Career Development Model),它是古典老师基于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Person-Environment Fit Theory)所开发的职业生涯诊断工具,强调人与职业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人具有自身的能力和自身的需求,而工作也有其要求及回馈,两者之间是互动匹配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对自身能力、自身需求、职业要求、和职业回馈这四方面的自查,找到我们不喜欢自己工作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提升计划。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不喜欢,可以从职业发展模型的四个角上去找原因:
1、是我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了解不清吗?我的工作岗位到底有哪些显性和隐性的要求?是不是我忽略了一些隐性要求?
2、是我对工作岗位的回馈期望不切实际吗?我的工作岗位到底有哪些显性和隐性的回馈?
3、是我对自己的能力了解不客观吗?我的能力是否真的可以满足工作岗位的显性和隐性要求?
4、是我没有认清自己的需求吗?我都有哪些需求,我的工作岗位能满足这些需求吗?
提升工作满意度的策略
针对自身的能力与需求,岗位的要求及回馈这四个要点,有相应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工作满意度:
职业要求方面的满意度提升策略:
勤沟通:通过与上司和同事的沟通,明晰岗位的具体要求
深观察:通过观察,关注岗位的隐性要求
看趋势:关注企业和职业的变化趋势,提前做好准备
跟导师:寻找优秀前辈做职业导师,少走弯路
职业回馈方面的满意度提升策略:
观全局:用全局观来看待职业回馈(物质财富、发展空间、情感回馈)
看长远:看到本岗位未来可能的职业回馈
先调查:通过职业调查,做出恰当的自我身价评估
再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向公司合理提出新待遇要求
自我能力方面的满意度提升策略:
定目标:设定本阶段自己可以达成的恰当目标
找差距:通过明晰岗位要求,列出自己能力和岗位要求的差距
做计划:制定清晰的阶段性能力提升计划
调结构:根据岗位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能力结构
自我需求方面的满意度提升策略:
明需求:系统探索职业价值观,了解自己对职业的需求
找重点:找出本阶段自己最需要被满足的2-3个核心需求
调方式:调整工作状态,找到当下满足需求的方式
寻资源:调动自我和企业资源,探索更好自我满足的可能
亲爱的12*,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不等于需要马上放弃这份工作,关键是我们要通过对自我和工作的剖析去找到不喜欢的原因,并且找到方法去改善这种状态。祝你在工作(不管是目前的工作还是未来的新工作)中重拾热情。
喜欢就关注点赞鼓励一下呗^_-
【为时未晚】生命不能重来,人生总可重启,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