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原则”
“最简单的算法会导致整体的智能和繁荣。”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去年有段时间一本叫《原则》的书大卖,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利欧面对工作和生活时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并将其梳理出来。我也买来苦读了一番,结果确实有收获,也兴致勃勃的制作了自己的原则贴在墙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直到几个月后,我再次读到吴伯凡关于算法的讲解时,才发现,咳,此去经年,那张写满原则的纸早不知哪儿去了。一件事情三分钟热度,背后有很多原因,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没有深刻的理解就是其中之一。
提到原则,我们都不陌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小原则,“我这个人从不怎样怎样”这就是一种原则的表达。但说到底,原则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说原则是行动的指南,那么行事方法,思维态度,决策标准,是不是都算是原则呢?顺便说一句,我越来越喜欢读理论书,因为理论可以将一个概念讲的很清楚,当概念清楚后,行动方法也就有了,工具书就不太注重概念,经常让我感觉“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在《原则》这本书里,我对原则的理解也就是原则,但是在吴伯凡的课程里,我惊喜的发现自己找到概念了。
原则,也可以称为算法,虽然“算法”这个词汇取自计算机,但如果你已经接受人脑是一部计算机的比喻,那么原则相对于人就如同算法对于计算机一般。算法的特点是底层中立,结果指向,也就是说算法本身是没有价值取向的,非常简单,执行就可以,但是执行之后的结果却是有指向性的,要么有利于生存发展,要么不适应生存发展。
但是只理解到这个层面还是不够,算法是什么我知道了,那么算法不是什么呢?或者说,与算法相对的又是什么呢?课程里面没有讲,但是我推测应该是一个词,“设计”。
“算法”的逻辑是,这个世界在不断变化,作为物种的我们用一个个简单的算法应对,适合环境就继续,不适合环境就淘汰,这也是物种进化的方式。典型的算法逻辑体现在经济学上。亚当斯密认为,哪怕是智商最低的个体,依据一个最简单的法则-------趋利避害,去追求他自己的利益。当无数个体都在追逐他自身利益的时候,就会自动存钱和进行公共福利。这是不需要进行精巧的人为设计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安排好一切。再比如创业,体现的也是算法,先做起来,然后在实践中不断迭代,而不是一开始闷头想大招,结果怎么看都是太理想化。
“设计”是自上而下的,逻辑是,我知道世界是怎么一回事,,世界是不变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还是如此。所以,我自上而下设计出一套体系方法来,与算法的简单中立相反,设计是主观的,复杂的。历史上的“乌托邦” “理想国”“计划经济”秉承的就是这种思想。
哪一种更符合历史的演变呢? 显然是前者。
同样的,生而为人,我们仍然在进化的历程中,只不过没有亿万年的积累,自己感知不到罢了。世界仍在变化,我们应对世界的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化,所以,我们需要算法,人生需要算法,而不是设计。
多么痛的领悟!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之前怎么就想不清楚呢。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又是花了多少气力,吃了多少亏才明白呢。我脑海中不由蹦出了李笑来说的那句话“概念不清楚,整个价值观和方法论都是错的”。
好,现在概念有了,价值观和方法论又是什么呢?
既然是进化,既然是算法,那么就要
1. 将每一次学习都转化出一个简单可验证的算法,关键词,“一个”,“简单”,“可验证”。
2. 根据算法行动
3. 拥抱失败,从每一次失败中反思自己的算法,是该发扬还是该摈弃?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陷入自己的一厢情愿中。
过去几个月,我做了一个失败的选择,现在回过头复盘,可以总结出我当时的算法。
1. 我想要这个,我想要那个,很多很多,然后我就去做了,结果没达成。这是一个典型的决策失误,虽然我学习了不少选择的方法,但是事到临头,我完全没有用到。为什么?
从算法层面来说,我没有将所学的东西提炼出一个简单的算法,内容越复杂,操作起来越困难。
从认知层面来说,我没有树立算法意识,过分自信自己的感觉。算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往往比感觉可靠。
从情绪情感层面来说,我太贪婪,什么都想要,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情况。
那么,改进后的算法是什么呢?
1. 提炼出一个关于选择的算法,即确定选择标准,问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只能要一样。是的,就一样。(多么熟悉的话,好吧,我又是学到没做到)
2. (与别人相比)我能投入多少资源?成功的可能性是否够高?
如果对这两个问题不清楚,用各种方法弄清楚,然后行动。省却各种纠结脑补了。
或许,我该重新贴自己的原则清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