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同代表委员谈到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同返乡创业的“80后”魏巧代表亲切交流,调研思考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指出在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从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持续释放加强人才工作的信号。遵循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一系列具体部署,吸引着各方面优秀人才投身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必要条件。
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既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前提和保证,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得到良好的发挥,是否物尽其用。工作环境好,人才成长就快;环境不好,则人才散,可见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性。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各种“瓶颈”,共同建设一个积极开放的工作环境,大力提升国家人才知识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支撑。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问题是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我们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固树立以用为本的人才使用观。做好人才工作将人才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贯穿于人才发展始终,为各类人才搭建展现才华的平台,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各方面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文章指出当前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一个突出问题是人才评价体系不合理,“四唯”现象仍然严重,人才“帽子”满天飞,滋长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风气,因此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刻不容缓。这就不仅需要对科学人才的尊重,尤其重要的是要尊重生产劳动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真正形成科学的人才观,尊重一切有一技之长人才的劳动、知识、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光荣、劳动光荣、创造光荣的观念,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形成有利于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