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念书,几乎每天都是五点多起床,最晚也不会超过六点,一早起来就去学校早读,直到高中毕业,那时候,早起是常态。因为睡得比较早,通常晚上十点前就睡觉了,所以早上起床并不觉得太困难。
大学以前的记忆中,我印象最深的片段,便是很多早上赶路去学校和早自习读书的场景。我一直觉得是因为早上头脑清醒的原因,所以记住了更多发生在早上的事情。
上大学以后,生活节奏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晚上睡得太晚,一般都是十一二点才睡觉,因而早上常常会起得比较晚。即使偶尔早上八点要上课,也仅仅是提前十分钟起来,然后匆忙赶去教室,不上课的时候,睡到临近中午都算正常。
大三下半学期,我混进了考研大军,从此,突然发现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比以前起得早睡的晚了,于是和大家一起,每天穿梭在教室和自习室之间,偶尔午后会补一觉,总体来说,那时候好像睡眠陡然便少了,不睡觉的时候,感觉时间的利用率也变高了。
大学过得比较随意,少了来自学校方面的强力约束,加上青春年少,一群年轻人生活在一起,相互影响,有时候难免喜欢挑战制度,从作息时间上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那时候还是比较懒散。
刚参加工作的几年,作息时间和大学比较相似,早上经常要睡到快九点才起床,接着匆忙赶去公司打卡,日复一日,发现睡得越来越晚,早上越来越难起床,一到周末,恨不得一觉睡到下午,然后再轰轰烈烈折腾到凌晨两三点。这是那几年的生活规律。
后来好多年,不知道早起是什么滋味,总是感觉有睡不完的觉,一到晚上就精力无限好,恨不得上网刷剧或者喝酒聊天熬通宵。那些年,也是身体状态最好的时候,往往前一晚上喝的酩酊大醉,第二天早上睡到十点,起来感觉什么事情都没有。
初入社会,浪费了不少时间在一些空虚的事情上面,现在想想,那时候其实没什么进取心,说来惭愧,那时就算心里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也常常会在日复一日的颓废中,将目标一点点瓦解掉。
2012年我开始远程工作,随后从北京转移到西安近郊的一个村子,在村子和父母住了一年,跟着父母的节奏,每天早上七点多就要开饭,所以最晚也得七点起床,一开始真的很不适应,后来也慢慢的习惯了。起得早,晚上就容易困,加上村子里面非常安静,也容易早睡,早睡又可以保证早起。算得上是一个良性循环。
在村子待了一年后,我搬到了县城,住在自己的房子里面,这个时候,生活又慢慢的变成朝九晚十二,我说的是起床和睡觉时间。任凭怎么下决心早起,却常常变成这种节奏,一旦开始适应这种节奏,就会越睡越晚,越起越晚,不知不觉就进入一个不怎么好的循环。
不同的生活节奏,多年实验下来,我还是很认同「早睡早起」这种作息习惯,其中的好处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体会。我一直相信一种“成长哲学”:生活中所有让人轻微不舒服的事情可能对人的成长都有益处。
前阵子开始,又尝试「早睡早起」,每天早上六点一遍闹钟,七点一遍闹钟,如果不是特殊原因导致特别困,一般是六点起床,如果六点真的起不来,那就七点起床一定没问题,相比之前几年的生活,现在早起一两个小时,可以让一天的生活都变得井然有序,很容易会觉得,每天竟然会凭空多出来一两个小时。这算是早起的“馈赠”。
早起惯了,其实也不难,一旦适应早起的节奏,也真的就爱上这种节奏了。如果你觉得早起有意义,想要尝试坚持一阵子早起,其实有一个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规定一个睡觉时间,比方晚上十点半,严格实施,到点就上床,那怕躺着闭着眼睛听歌。一旦戒掉晚睡和熬夜,早上自然而然地,麻溜儿地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