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错误追求幸福的方式,就是妄图通过花天酒地的享乐生活来获得幸福。因为这意味着试图将本质上悲苦的人生,变成一连串的快感、欢愉和纵情享受。结果会是:不断的幻灭随之而来,而这样的生活也必然夹杂着人与人之间的欺骗与虚伪。
社交群体生活中,人们势必要迁就与容忍。只有当人独处时,才能真正的做自己。一个不热爱独处的人,其实也并不热爱自由。因为唯有在独处之中,人才能完全自由。而社交必然带来束缚、掣肘和迎合,要求人放弃自我、做出牺牲。而越是个性鲜明、灵魂独特的人,就越难接受这种牺牲。
因此,一个人是否逃避、忍受或喜爱独处,其实正与他本身的精神价值成正比。因为在孤独之中,愚者将感受到自身的空虚与贫瘠,而思想深邃、心灵丰富的人,则会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得其乐。
进一步而言,一个人在自然等级中所处的位置越高,他就越注定孤独,这既是基本规律,也是一种必然。若一个人身体上的孤独能与精神上的孤独相互协调,那反倒是极大的福分。否则,若频繁与不相投的人交往,不仅会扰乱心绪,更会削弱其内在的完整性,丧失自我,而这一损失是无法从他人那里获得任何补偿的。
--叔本华的这段描述,随之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认同,只有独孤时,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在孤独之中,我们更能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得其乐,并逐步思考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