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30天习惯养成计划 的第二十二天,我做了下面这些事情。
- [ ] 理清整理gtd inbox
- [ ] 回顾好好学习的前两个章节
晨间学习情况
- 回顾《好好学习》二个番茄钟
今晚的睡前准备工作
- [ ] 检查自己的学习笔记,如有遗漏,则进行补充
- [ ] wunder list做每日回顾
今日所感
** 1. 习惯计划中的例外管理 **
在读了《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之后,我知道了对于习惯,我们需要进行例外管理,就是特殊情况下,我们的习惯应该怎么调整, 清明节这几天的假期我在外地,所以我的习惯就调整成了看书,做gtd的回顾,其余时间就是享受当下了,在实践gtd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能够在空闲的时候享受当下,不会有任何的焦虑感,因为你知道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 2.关于养成习惯这件事情 **
习惯如何去养成? 结构上我会参考《习惯的力量》中提到的 暗示 - 惯常行为 - 奖励 去进行设计,培养习惯的周期我会参考 习惯的类型:身体习惯、行为习惯、思维习惯 来设计对应的培养周期,对于习惯的各个阶段(反抗期、平稳期、衰退期)我会参考根绝《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给出的方案进行应对,这样下来的话,任何一种习惯我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帮助我去进行实践。
** 3.关于结构化思维 **
最近对我影响比较深的一个概念就是:结构话思维的概念, 我会在各个地方都会去应用这种思维方式,例如:拆书(通过结构化思维拆出每个章节的要点)、分解一个项目(将项目拆分为多个模块,分析出每个模块需要掌握的要点)、学习新技术等。甚至遇到什么比较复杂的事情的时候我多会画一个思维导图进行分解,感觉结构化思维的方式很适合做任务拆解。拆解出更小粒度之后,执行起来就非常简单了,其实这个也和GTD的理论相似,理清的过程就是在拆解任务,这部分是需要大脑去思考的,下一步行动只是执行就可以了,不用大脑去思考太多了。
** 4.关于结构化思维 和 GTD 所应用到的 临界知识**
结构化思维 和 GTD 中最重要的理清,其实就是讲事务进行分解为更小的粒度,这一部分其实就是需要大脑思考的部分,为什么这两种方式会有惊人的相似? 其中的底层原理是什么?我的一个粗浅的了解就是 大脑是适合思考的,不适合记录的,思考产出的结果最好是马上可以行动的,这样执行起来效率就会高,但是为什么要把整体的结构(gtd的项目支持清单和新技术的结构大纲)列出来呢? 我觉得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大局观,能够看到整体的情况,以至于不会执行的过程中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