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 Women丨温暖,但会让你落泪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悲剧,“新型冠状病毒”夺取了很多生命,让很多家庭支离破碎,让很多人肝肠寸断。我每天打开手机都期盼着能看到振奋人心的消息,然而,无以言表的热搜时刻刷新着我的认知。

“History teaches us that man learns nothing from history”——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这场瘟疫让我时不时想起一月份的时候看完了《Little Women》,在书中有个像天使一样善良温暖的姑娘,她像蜜蜂一样勤劳,她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她叫Beth,因为救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染上了猩红热,最后因此命丧黄泉,Beth的死亡是让很多读者痛心落泪的片段。(科普: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少儿,历史不详,截止目前仍无有效的疫苗,控制传染源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人类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遗忘。

2020年2月14日原本是小妇人电影在国内上映的日子,“不负爱与自由”,但因为疫情的原因影院均不得营业,所以又撤档了。也许,这次错过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观影之前,读一读原著,应该会有不一样的体会。19年12月底小妇人在国外上映的时候,我在罗马的大街上看到车体广告,兴奋不已,当天就去罗马火车站的书店买了原著《Little Women》,这是我第一次读它的英文版,这本小说似乎有一种魔力,明明是家长里短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让我想一口气读完,想瞬间知道后续发生了什么。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本小说,我认为是“Warm,but it will make you cry”。

《Little Women》是美国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故事发生在19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姓氏为March的普通家庭,讲述的是家里四个姐妹之间的生活琐事,老大Meg原型为路易莎的姐姐Anna、老二Jo原型为路易莎、老三Beth原型为Lizzie、老四Amy原型为May。

小说的作者是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主角为“四个女人”,且强调了个人尊严与自立自律的观念,所以在“女权意识”的推动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Little Women》分为两个部分,最开始是两次出版的,第一部《小妇人:梅格、乔、贝丝和艾米的人生故事(女孩篇)》于1868年出版,以约翰·布鲁克向梅格求婚结尾,传说作者是10个月写完的。1869年,路易莎出版了第二部《好妻子》,这本书也是只花了几个月就写成了。

关于这两个部分的比较,相信读者跟我有一样的感受,第二部远远达不到第一部的水准,个人理解第一部基本是实际发生的事情,而第二部里面作者虚构的内容太多。

很多人指责作者没有让Jo嫁给Laurie,终身未婚的路易莎想让Jo也不结婚。但是在她写第二部时,粉丝们强烈要求让乔嫁给劳里。路易莎在她的日记中写道:“女孩们写信来问小妇人嫁给了谁,似乎这是一个女人一生的唯一目标和结局。我不会为了取悦任何人而把乔嫁给劳里。” 作为折衷方案——或许是为了让粉丝们气恼——路易莎让乔嫁给了一点也不浪漫的巴尔教授。劳里最后和艾米结了婚。

提到对婚姻的处理,不得不点赞格蕾塔·葛韦格执导的最新版《小妇人》电影,因为电影一开始,出版商就撂出了经典名言“如果主角是女孩,一定要让她在结尾结婚,死了也行”。电影的结尾也做了很巧妙的处理,对应开头的对话,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物,梦想照进现实……实在太有才了!还能有更好的改编吗?没有!

格蕾塔·葛韦格执导的《小妇人》,让这本尘封多年的小说又火了一把,原因有很多很多,包括“新锐女导演”“神仙卡司阵容:西尔莎·罗南、艾玛·沃特森、佛罗伦斯·珀、伊莱扎·斯坎伦、劳拉·邓恩、提莫西·查拉梅”“女权”等,仅仅是满屏的新生代帅哥美女就让人心动不已。

导演采用类似闪回的镜头处理方式,通过相似场景进行时空切换,将500多页小说里时间跨度7年的故事囊括在135分钟的影片里,其实小说的时间线是平叙的,如果你对小说不了解,可能看电影的时候会有点“懵”。小说的基调是十分温暖和谐的,那么如何在电影中制造情感波动,让观者产生共情呢?“哭”。在看小说的时候,我认为所有的故事都很warm,对仅有的几个可能make you cry的片段记忆深刻,没错,它们基本都出现在了电影中。

场景:圣诞早餐

在她们的眼里,今年的圣诞节好像和往年没有什么不同,依然没有圣诞礼物、没有丰盛的圣诞早餐,但她们仍然开心得早起,饥肠辘辘的她们坐着桌前准备享受被平时稍微多一些的面包牛奶,直到她们的母亲早出归来,抛出了一个问题“不远处一个破烂的木屋里住着一个贫穷的母亲,有一个孩子刚刚出生,其他六个孩子挤在一张床上取暖以防被冻僵,她们没有火柴,没有任何吃的东西,一个孩子向我求助,我的孩子们,你们愿意把自己的早餐送给她们作为圣诞礼物吗?”

她们自己的家庭并不富裕,她们也是孩子,她们没有吃圣诞早餐而且很饿,但是在母亲问出这个问题后,她们的表情凝固了,紧闭着小嘴,一个个小脸憋得通红,甚至有些想哭,但是最终她们选择用早餐去救助穷人。Jo故作冷静来处理尴尬“还好我们没还没有开吃呢”……于是四姐妹都忙着将早餐打包,开开心心的一起出门送餐了。

这,应该就是天使的模样吧。

场景:冰窟窿

Meg、Jo和Laurie去看剧,Amy吵闹着要跟去,但是被Jo吼回了家,Amy怒言“你会后悔的”、然后将Jo写了很多年的小说烧掉了,成为一个作家是Jo的梦想,厚厚的笔记是她梦想的种子。刚强的Jo回家发现后开始发怒、大哭、一蹶不振、拒绝和Amy有任何交集,并表示“她不值得我原谅”。某天,Jo出门和Laurie滑冰,Amy为了请求原谅追在后面,结果掉进冰窟窿,被Laurie救出,Jo为此痛苦不堪,并和她母亲有了一场深夜谈话。如果我没有记错,这是整本书里四姐妹之间唯一的一次冲突。

Jo绝望地哭述“如果Amy死了,是我的过错,是因为我的脾气,我试着去cure it,但是比原来更糟糕……”“Watch and pray, dear; never get tired of trying; and never think it it impossible to conquer your fault”……

自我认同和自我否定,只在一念之间。

场景:卖头发

Mr March生病,女孩们的母亲要赶往华盛顿照顾他,Jo给了母亲25美元,那是一笔不小的数字,问及钱从哪里来的,Jo开心的摘掉帽子,她的头发被剪短了,是的,为了帮助父亲她卖掉了自己的长发。对当时的女孩来说,长发是美丽的象征,甚至有些女孩认为减掉长发跟砍头一样可怕,但是Jo却那么做了,她求着理发师减掉自己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

当晚,Jo在床边呜咽,被Meg发现,“Jo, dear, what is it? Are you crying about father?”“No, not now”“What then”“My—my hair”

是要有多勇敢,才能做出这样的牺牲。

场景:Beth的秘密

Jo拒绝Laurie求婚的一个原因是她以为Beth’s secret是Beth喜欢劳里,直到有一天,夕阳西下的海岸边,Beth和Jo说出了自己的秘密“她感觉自己的生命像潮汐一样褪去”,Beth因为感染猩红热差点丧命,后来治疗恢复后,身体大不如前,在家里帮忙也很少出门,Jo和家人也能看到Beth的生命在一天天变弱,但是Jo无法接受Beth即将离去的现实。

“It shall be stopped,-your tide must not turn so soon,-nineteen is too young. Beth, I can’t let you go. I’ll work, and prey, and fight against it. I’ll keep you in spite of everthing; there must be ways,-it can’t be too late. God won’t be so cruel as to take you from me”

白色沙滩上的那两个女孩,仿佛一座孤岛。

场景:失去Beth

Beth发现Jo写的诗“My Beth”,Beth和Jo的那次对话,就是Beth最后的声音了。“Then I don’t feel as if I’d wasted my life. I’m not so good as you make me, but I have tried to do right; and now, when it’s too late to begin even to do better, it’s such a comfort to know that some one loves me so much, and feels as if I’d helped them.”(每次看这段都会泪奔)

死去,或许是另一种活着的方式吧。

另外,电影对一些人物的调整,也透露出导演的“野心”。

人物:Aunt March,马奇姑姑由霸气全开的梅丽尔奶奶饰演,相较于小说中的形象在电影中少了一些尖酸刻薄,多了一些哲理,虽出场不多但人物却立体了很多,同时,也是金句频出。比如对Jo说“因为老娘有钱”,对Amy说“你是全家的希望”

人物:Bhaer教授,说实话,看到Bhaer教授出场,我以为是书中教授的儿子。有孩子离过婚的40岁的教授长这样???看到这张脸我当即表示“我同意这桩婚事”。并且,电影中通过教授也谈论了“移民问题”。

不得不提的彩蛋一:“Italian”。

电影中四姐妹第一次谈论Laurie,说“他一定是一个意大利人”,那时我的思绪瞬间穿越到了CMBYN里面,心跳不停地加速,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呐喊“对!说的非常对!他就是意大利人!他就是我的Elio啊!”在小说中,Laurie确实是出生在意大利,他的母亲是意大利人。

But, Timothée虽然长得很Italian,但实际上是美国人,母亲是美籍犹太人,父亲是法国人。

不得不提的彩蛋二:“Piano”。

小说中Laurie是一个非常喜欢弹钢琴的小伙子,而且颇有天赋,小说中有Laurie弹钢琴的桥段,可惜电影中改成了Bhaer教授弹奏,非常痛心!

劳里的母亲是意大利的音乐家,但老Laurence很不喜欢他孙子弹钢琴,马奇太太猜测“因为老Laurence不喜欢Laurie父母亲的婚事,不喜欢Laurie的母亲,不希望Laurie走上音乐之路,所以不喜欢劳里在家弹钢琴”。而实际上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那个钢琴原本属于老Laurence早逝的小女儿,弹钢琴会让他陷入对女儿的思念和悲伤”。老Laurence把那架钢琴赠送给了Beth,可惜也早逝了,多么痛苦的故事。

不得不提的彩蛋三:“Laurence”。

这个可能是属于我自己的彩蛋,我对这个词也有着莫名的好感,因为我特别特别喜欢的电影中有几个都有“劳伦斯”,《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Lawrence of Arabia》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