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近,给我带来幸福指数最高的一个改变,就是和孩子实现了分床睡。
回想从一休出生到如今即将七岁,我俩始终睡一个被窝,无论冬夏,
这是我俩的向来如此,
他尤其喜欢坐在我用腿围成的小窝里听完故事后,一个轻松的翻身便躺在我的侧边,
几分钟后呼吸均匀甜甜地睡去,有时我会看着像天使似的熟睡的笑脸不自觉地嘴角上扬,
有时也会禁不住凑上去在软软的小脸上亲上几口,
早上醒来一转头,一休仍旧一脸恬静地睡着,
或是被我窸窸窣窣的声音吵醒,他会睡眼朦胧中透着笑意地看我,
然后我会张开胳膊把他抱个满怀,亲昵地在他的额头上蹭一蹭,这一刻觉得做妈妈好幸福!
贰
可随着一休的长大,他占的位置越来越多,扯被子的力度越来越大,
熟睡中的我常常被冻醒,一侧的肩膀好冷,用手一摸才发现我身上只盖了一个被子角,其余的全被他裹着压着,
而我提出的一人一个被子的建议也总不被采纳,他死活要跟我挤在一个被窝里,
我当然该觉得幸福,毕竟这样愿意黏着我的日子也不多了,
就像我妈会悠悠地跟我说,“你小的时候不会嫌弃我打呼,我睡觉时用腿压着你你也从没说过不愿意”,
我当然明白她的期盼,她怀念小时候的我,她怀念没有生出独立意识、拿她的想法当主意的我,
我当然明白,多年以后我也会怀念非要跟我挤一个被窝的小一休,
但这并不代表,我就要永远做那个把妈妈当天的小女孩,一休要永远睡在我的身旁,
这是不可能的,生命持续向前的进程是不可逆的。
我会成为自己的天,一休也突然就开始自己睡。
寒假从老家回来,一休主动提议要睡自己的上铺,我自然举双手赞同,
毕竟没人再跟我抢被子、没人会把靠近脖子的被子边撑起来像个山洞,冷风嗖嗖地往里灌,
毕竟我冰冷的四肢又可以蹭着老公取暖,而不用自己蜷缩这一团积聚热量,
同时我也做好了他随时卷铺盖回来的准备,之前类似的情形发生过,
没成想,完全没有,第二天醒来他直呼“自己的床睡着简直太舒服了”,
于是第三天第四天一直到现在他都单独睡,
我这才意识到我和一休某种程度上又完成了一次分离。
上一次的分离应该是在他两岁半时,被送去幼儿园上托班的时候,
那时他表现得很难接受,为此哭闹了一周,嘴里哭喊着“不要去幼儿园,不要离开爸爸妈妈”,
尤其送他到幼儿园门口,看着他用手背擦着喷涌而出的泪水,希望我不要留他一个人在幼儿园的时候,
我也不自觉地眼圈泛红,转身离去后满心的愧疚和难受,心里犹豫着“要不要把他接回来,要不要上去抱抱他”。
而这次的分离显得格外云淡风轻、水到渠成,
我心里似乎也期盼已久,
所以才会在开头第一句迫不及待地写道,“这是最近给我带来幸福指数最高的一个改变。”
叁
仔细想想,似乎每次与一休的分离,
都会把“我是我自己、我做我喜欢的事”的一部分力量和机会退还给我,
比如在这个本该陪一休熟睡的时刻,我可以了无牵挂地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文字,
同时这分离也给了一休“成为他自己”的空间,
他以前跟我说,他不想单独睡是因为想象力太丰富,一闭上眼睛脑子里全是一些他构想出来的恐怖画面,
而此时他的想象力仍旧是丰富的,但他却似乎找到平衡和解决的办法,不是一味地躲在我身后、把我当作避风港。
总之,
分离是必然的,
随着分离一并到来的,
是孩子一层一层铺展开的更大的世界,
同时展开的,
还有我的生活中因故被折叠起来的那一部分。
公众号:豆芽儿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