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谁谁谁,需要大声疾呼吗?

      今天中午午休前,一个男同学走过来告诉我,最近班里掀起了一股“喜欢风”。昨天处理了“小分队”,今天刮起了喜欢风,好吧,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一、找当事人,了解真相
      首先,找到传“谁喜欢谁”的同学,一个个询问:“说说吧,是怎么回事?”小p很激动,觉得自己被冤枉了,说话声音开始高亢起来,“你别激动,老师只是想了解事情的原委,慢慢说。”小P稍微冷静一点,告诉我中午吃饭时,小y对他和旁边一男生说谁喜欢谁,并造谣他也喜欢谁,小P说:“我根本就没有,他在造谣,我只是在辟谣。”再问旁边听到此话的同学,说:“对的,是小y说自己喜欢XXX,还说哪个同学又喜欢XXX。”“小y,他俩说的,你有反驳的吗?”小y摇摇头,说明这两位同学说的句句属实。
      看来,事态还没有扩散开来,及时引导还是有用的,于是,我占用了午休十五钟时间,针对这一现象对同学们进行了及时疏导。
二、及时疏导,防范未然
1.肯定
      首先,我告诉亲爱的同学们:“同学们,现在你们是高年级学生,随着身体的逐渐发育,心理也在渐渐产生微妙变化,对某位同学产生欣赏和喜欢的情感,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说明什么?说明你们的心理都很健康,如果你对同性产生这样的感情,老师担心你还来不及啊。”
      我肯定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接下来的引导做好心理铺垫。
    “喜欢谁谁,说明那位同学的某些气质、某些优点吸引了你,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你喜欢的、你欣赏的、恰恰正是你内心极度渴望拥有的某种品质。说明你也很想成为TA那样的人啊!”
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也不太清楚心理学上是否有这条法则,但我运用“根据心理学”这个词语,更能说服学生,他会从内心深处肯定老师:哎哟,老师不错哦,心理学都懂,我得好好听下去。
2.例举
        接着,我举例我读小学五年级的事儿,之所以例举自己,也是想从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对老师的说辞才会从内心接纳。大概说跟他们一样,老师也是从小学、中学、大学这样走来,五年级时,跟他们一样大的时候,也喜欢某个男生,那个男生长相清瘦、高高的、关键是上课总爱发言,对女生还特别谦让,最重要的是会打乒乓球,他总会给大家带来舒适感.......讲完一通,有同学在轻轻发笑,有人窃窃私语,也有同学连连点头。
    “我喜欢这个男生,因为他身上好多好多优点,好像一颗星星一样发着闪烁的光芒。我觉得自己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很可惜,人家六年级转学了,去了更好的学校。从此,一段美好的姻缘就此断掉。”同学们快笑岔气了。
在这些话语中,我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撇开事实的真相,孩子已然从我个人的事例中慢慢体悟到,哦,原来,喜欢谁都是他身上的优点在闪耀着我。
3.不伤害
    “同学们,喜欢谁,你要记住,是喜欢,不是伤害。”
      咦,喜欢怎么还变成伤害了?勾起学生的兴趣。
  “你喜欢ta,如果你四处告诉同学,或者你知道谁喜欢谁然后传出去,你的四处传言,就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因为,那个被喜欢的人会承受不明事理同学的指指点点、谣言四起等诸多压力,你的喜欢,就给别人带来了心灵上的伤害。所以,如果你喜欢ta,请你一定要好好善待ta,不要给别人带来无名的压力。”
        是喜欢,不是伤害。我希望今天的这番言论,能根植在这些五年级孩子的心田,掩土埋下,逐渐开花。
4.变美好
      最后,我告诉孩子们:“请把自己变得更好,像ta那么美好。”
      今天这番话语算是即兴演讲,我不清楚我的观点对五年级的孩子有多大的影响,但我觉得,教育永远是反复的,既然是反复的,那就随时、反复教育吧,万一,孩子听进去了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