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接连写了两篇关于公务员生存现状的长文后,依然有朋友决定加入这个队伍,问我怎样准备考试。
我觉得很欣慰。
当现实情况如此,很多人都在后退时,你仍然坚定地加入,说明是真的愿意。
这个职业,需要这些真心愿意为民众付出的人,而不是为了谋取私利。
想起罗辑思维《医生的敌人》那期节目的最后说,如果我们都不尊重医生、苛责医生,最后的结果就是医生告诉自己的孩子、朋友的孩子,长大后千万别当医生。优秀的人才都不愿意当医生,最后就只剩下那些能力有限的人去做医生,这对我们、对我们的后代,真的好吗?
同样,如果加入公务员队伍的,都是庸碌之才,那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真的好吗?
职业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只要觉得合适自己,就义无反顾吧。
关于备考,我曾经写过两篇总结文章,翻出来与大家分享。文章很长,对此不感兴趣的,可以止步于此了-
写这些文字时候的环境,与现在相差甚远。但我依然一字不改,还原当时的情境,仅供参考。
事先声明一点,我自知不算聪明,属于「以勤补拙」的那种人,只要知道怎样努力,必定会竭尽全力。我的努力,未必是充要条件,大家参考一下思路即可。
利其器而善其事
2009-04-13
最近得知,很多朋友都报考了这次的公务员,我们单位某领导还让我列出当时的参考书名,也许他也有亲戚在备考吧。
曾经与千军万马一起挤过那座独木桥还不是太久的我,总是在得知有人报考后热情地介绍自己的心得。
重复得多了,便干脆整理了记下来,与有缘之人分享。若能有所帮助,也不枉我思考和码字的辛苦。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悉应试教育的我们都很清楚,针对考试的准备,必须要有适合自己、适合那种考试的方法,方法是最重要的武器。
所以呢,我回忆了一下自己当时的备考情况,总结了下面六项,算是我当时的「利器」。
一、坚定必胜的信念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国家在部署每一次行动的时候,必定首先要统一思想。几乎所有文件的第一部分,一定是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在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第一部分,一定要写这部分。甚至,面试时回答问题的第一点,一定要说这一点,这是后话了,这里先不讲。
由此可见,正在步入这项考试的你,首先便要认识到准备考试对于你的重要性。
对于非应届毕业生来说,离开了学校,离开了终日学习的生活,再捡起书本,聚精会神地学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而且,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可不像前几年,进考场的大部分都是没怎么准备的。经济形势走到今天,这份撑不饱也饿不死的工作,吸引了很多背水一战的人。这时候,你要是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碰运气,十有八九要当炮灰了。
我考过两次公务员,第一次的失败,便是复习时意志不够坚定,边看书边看电视,看过的书,做过的题,像走马灯似的,就在脑子里转了一圈,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来。
而第二次备考时,我已经被当时的生活折磨得痛不欲生,急切地想摆脱那无休无止的加班和异常混乱的管理,考公务员成为了唯一的出路。
就是这种坚定的意志,才让我能够在每天辛苦的工作之后,还能熬到午夜;每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不舍得睡懒觉,早早起床根据考试时间全真模拟;每天来回两趟、每趟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车程,我忍着头晕,在车上看复习资料……
我记得卓子备考的时候,每天早上很早起床,做一个多小时的习题才去上班;中午吃过饭后,经常悄悄躲在会议室看资料……
我们都不是什么都不用付出便可以挤过那座独木桥的。你们,也一定要告诉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考试?
如果只是试试看,现在仍然心神不定的话,下面的就可以不用看了,以免浪费时间。
二、营造备考的氛围
我们从城中村那间小屋子搬出来的时候,才揭下床对面墙上贴着的那张「备考日历」,就是我自制的从报名那天到考试那天的简易日历。那些天,我们过「考试时间」。
我把「备考日历」贴在书桌上的墙上,正好在床对面,做题时、临睡前、起床后,每次抬头都能看到,提醒自己要抓紧时间,全力准备。
从报名那天开始,我就坚持看新闻联播,直到现在都已经养成习惯了。
当时,7点的肯定赶不上,就看新闻频道9点的;如果9点的也赶不上,就听收音机,经济频道10点有电台的新闻联播。
刚开始看的时候,真的很枯燥啊!那些索然无味、千篇一律的语言,实在很难吸引人。
可是,这是为自己营造考试氛围所必须的。还有哪种方式比新闻联播更能让你接触到最标准、最不会出错的政治语言呢?
多看几次,你就有印象了,说不定还会说两句,这在申论中是加分项目呢。
那些各个地方贯彻党的思想的具体做法,可以启发你的思路,学习在申论写作中怎样理论联系实际,或者直接拿来做材料。
又或者,你哪天看到的一条简讯,正好在试卷中的一道时事题中出现呢?
看和听的时候,还能适当放松放松,捶捶腿揉揉肩,喝点汤吃点宵夜什么的,营造了氛围又不会浪费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三、制定科学的计划
掐指一算,离考试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教材都看过一遍了吧?知道题型大概是哪些了吧?知道考试都要考些什么内容了吧?甚至,有没有总结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其实,不管之前准备了多久,真正进入备考状态,还是要从报名时开始。而往往报名到考试,都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实在是很紧张。
那这短短二十来天,一定要好好利用,一分钟都不能浪费呢。
我当时在「备考日历」上详细地写下了时间安排,先把教材过一遍,然后再集中做每单元的习题,心中有个大概的印象。这些一般安排在晚上,因为有几个小时整块的时间可以不间断地看书,比较系统。
每个周末,雷打不动地进行全真模拟,一样的时间,一样的题量,一样紧张的状态,一样不能被打扰,一样认真批改,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分析。
真题练习的过程非常非常重要。
首先能慢慢进入考试状态,真正上考场的时候不会因为太陌生而紧张;
其次能非常准确客观地找出薄弱环节,用后面有限的时间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提高,复习才能有效果。
平时上班呢,也不是完全不能复习的。
我当时工作忙得连喝水上厕所都常常没时间,但仍然能见缝插针地看上两眼。看什么呢?自然不是教材了,太引人注意,几分钟时间也看不到什么,反而乱了自己的方寸,效率不高。
我上论坛(QZZN论坛),瞟几眼别人写的复习技巧,或者做几道网友们提出来的习题。就是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让我受益匪浅,很多数学问题我都是在网上学会解答方法甚至猜答案的技巧。
公交车时间,每天两个多小时呢,自然也不能浪费。刚上车的时候,可以看看申论范文,培养一下情绪。看到头晕了,就放下书来,做做别的。
受环境限制,做题是不可能的,那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每天不停地做题、看书、再做题,像机器一样运转,一定要给自己时间来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
今天学到了什么?哪些网上看来的方法适合自己?哪些方法不太现实?今天晚上准备完成什么任务?明天的准备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等等。
这些,只是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每个人的生活状况都不同,我的不一定适合你。
抛砖引玉,希望你们也可以仔细思考一下,所剩无几的这些时间,怎样安排才能达到最高效率。
四、找准主攻的环节
哲学上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理论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生活中,也可以运用这些哲学理论,特别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准备这种知识覆盖面极大的考试,一定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记得几年前,还在武汉,我对公务员考试不屑一顾,压根不予考虑的时候,看到刚参加完公务员考试后的李H的签名档——考完了才知道不复习是对的。
问她是不是因为不复习也可以考得很好啊?她笑嘻嘻地说,不是的,是因为复习了的人也说不会做,复习没有用。
当时我对公务员考试还没有概念,听外界说主要是考平时知识积累的,临时抱佛脚没有用。
当经历过两次考试后再回头看看,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当时说复习没有用的人,要不就是谦虚,没有说出实际情况;要不就是没有认真复习,只是做做复习的样子而已。
既然是考试,怎么会复习没有用呢?我第二次就明显感觉复习的效果比第一次好多了,考试结果也证明了我的感觉。虽然,我的分数并不高,甚至很惊险,但所谓「分不在高,过线则行」嘛。
所以,我还是坚信,只要你真的有针对性地准备了,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不然那些高收费的辅导班怎么开呢?
至于具体的方法,我曾经写过一篇《教训之谈》(后面有附),是考完试后趁热打铁写下来的。
当时对考试结果心里还没底,现在想来,确实是那些方法帮助我走过那条艰难的独木桥。有兴趣的话不妨翻回去看看,希望也能对你有所启发。
当然,还是那句话,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你,你一定要花心思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好。
五、把握申论的写法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申论的复习方法。
我第一次考试时,因为不了解考试情况,所以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都准备了,后来申论提前交卷还拿到了很高的分数,比行政能力多出了接近二十分呢。
于是,我对自己的申论十分自信,第二次便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行政能力的准备中,疏忽了申论。
结果,考试的时候,我越写越觉得底气不足,写到最后甚至觉得结构都有问题,无奈不能改了,只能匆匆结尾。
成绩出来后,果然,虽然申论的成绩不算非常糟糕,但如果哪怕多准备那么一下下,肯定可以更好的。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我认真准备一下申论,后面的路可能就不会那么艰险了呢!
要吸取我的教训哦,不管写作能力如何,一定要认真准备。
看范文,总结出每篇范文的结构。多看几篇就知道申论是有固定模式的,按照那种模式写,自然不会错到哪里去。事实上,那种模式也是很容易把观点阐述清楚的。
当然,网上和教材中都有总结好了的现成的万能模式,但正如准备面试时我给郭郭家GG打电话请教时,他告诉我,网上的都是别人总结出来的,虽然是现成的,但不是你的。
你要自己总结,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才能不用死记硬背,自然而然地就那样想了。
同样,申论的固定模式,你们最好也能自己总结,拿现成的固然快,但效果不一定好,因为你死记硬背套上去的,当然不会像自己理解后写下来的那样自然流畅。
卢同学曾经跟我探讨过与固定模式不太一样的写作方法,我肯定他的想法,因为阅卷老师看多了固定模式肯定会厌倦的,审美疲劳是一定的。
但我看过的那些调研报告,从中央到地方,几乎都是和申论差不多的写作方法。
你想想啊,公务员考试为什么要考申论?不就是想看看你有没有写这种报告的能力么?那么,你在试卷中,最重要的不就是展示自己的这种能力么?
所以呢,独辟蹊径当然可以,但肯定很冒险。
谁知道你的那条蹊径,对不对阅卷老师的胃口呢?对上了自然好,万一对不上,还不如他审美疲劳后给的一个平均分呢。
至于语言,千万不要太华丽。毕竟是公文,要求严肃工整。
每个小标题,尽量能够字数和结构都一样,实在凑不到相同的结构,字数尽量一样,这样就感觉很工整,能给人以美感。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自己动笔写。
这是我当时向卢同学请教方法时,他向我强调再三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可以用在这里。
自己在脑子里想得天花乱坠,真正到写下来的时候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不信你试试。
我当时就试过,结构啊,语言啊,想得都很充分了,真正动笔写起来,这里涂一下,那里改一下,完全不能一气呵成。
要知道,考试的时候是没有时间打了草稿再誊上去的,涂改多了也要扣卷面分。所以,平时一定要请动笔,真真正正写下来。
相信我,哪怕从现在开始,每天写一篇,到了考试时,也能很明显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六、保持轻松上考场
最后一点,便是考试时一定不要过于紧张。
从小我们就知道,复习时要紧张一点,考试时要轻松一点。
过于紧张的话,你可能会像我一样,连最简单的等差序列一级变式都看不出来,使劲地算平方立方。
而放松下来以后呢,可能在翻开卷子的那一刹那,就看出来了规律所在。
其实,旁人怎么让你轻松都没有用,最重要的是自己。
胸有成竹的人上考场,自然会轻松。
不过,我那次考试,也没能胸有成竹。让我放松的,是默念考试前我根据平时全真模拟后总结出的考试方法,然后自我催眠说,按照这种方法做题,肯定没问题的!
考试时,有舍才有得,记得掌握时间,学会放弃。
当我在铃声响起时填完答题卡,放下铅笔,看旁边的伙伴们还在奋笔疾书,便暗暗对自己说,嗯,这次感觉比上次好多了,看来这种复习方法和做题方法比较适合我。如果这次失败了,下次考试我还用这些方法。
所幸,没有下次了。也祝福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没有下次了。
————————
教训之谈
2008-01-28
连续加班三天,终于搞定了难缠的盘点,在等待财务开账的间隙,想起了拖欠已久的作业——总结数次考试的教训。
数次,就两次而已。每次都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可以用来备考,所以每次都是忐忑不安地走进考场,希望运气能弥补准备的不充分。
教训,因为尚未成功,所以不能谈「经验」,总结出来的,只是教训而已。
据说,开年后不久又要开考,于是趁现在稍有闲暇,整理和总结体会到的教训,为下次更好的准备。
1.做题顺序
这种考试,能做完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即使做完了也很难保证高正确率。
像我这种几乎没有时间准备,匆匆忙忙上考场的,更是不奢望能把要求每分钟一道的题目做完。
第一次考试,我按照网上的经验之谈,先做常识、阅读等文字性的题目,把数学和资料分析放到了最后。
事实证明,这样做很不适合我。
常识、阅读看似简单,其实难以保证正确率。
倒是数学和资料分析,往往前面的题目难度并不高,做了一题就能保证那道题是正确的。
而模棱两可的阅读理解,即使时间充足,都不一定能正好和出题者的思维一致,放到最后快速扫描,说不定正确率和百般思考后相差不大。
所以,平时训练的时候要注意数据分析,看看每个部分的用时情况和正确率,先做能保证正确率的题目,把没信心做对的部分放在最后,靠运气和潜能来搞定。
2.时间把握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在家做模拟题或者真题,总是能提前十几二十分钟做完,正确率也并没有到惨不忍睹的地步。
于是6月的那次考试,我几乎不看时间,像平时那样随性做下去,结果数量题和资料分析只剩下最后15分钟时间了,还没有涂答题卡,慌乱得手都会发抖。
记得考试前,卓子给我发短信说,一定要注意每个模块的时间把握。经验之谈啊!
只怪我太乐观,太轻视那一百道题,于是在时间上吃了大亏。
第二次就知道吸取教训了,考试前给每个部分定下时间,到时间了还没做完就马上放弃,绝不纠缠。
「不抛弃,不放弃」完全不适合这种考试。
举个例子,这次考试,5道数量关系题,最开始我只能做出2道,其他3道怎么都找不到规律。
到时间后,我马上放弃,开始做后面的应用题。
结果回过头来做,居然一眼就看出了那些数字之间的关系,有的竟然是最简单的等差数列,估计刚刚心理太紧张了,连最简单的规律都看不出来。
所以,一定要记得控制好每部分的时间。
一般的考题设置都是先易后难的,做完了简单的,那些难题可能花很多时间都做不正确,那还不如把这些宝贵的时间分给下一部分的简单题。
3.归纳总结
从茫茫题海中走到大城市的我,太明白「应试技巧」的重要性了。
中学时,还会有老师先总结出捷径,一一传授并强化训练。
现在,就只能靠自己主动去归纳总结了,特别是像我这种不舍得花钱报培训班的。
5月一个月,我做了很多题,考试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可是,仅仅熟悉而已,我甚至不知道下面的选项哪一个是曾经做过的正确答案。
于是,以前做错了的题,考试时照错;以前不会做的题,考试时照样不会。
之前的训练除了让我熟悉题型之外,基本上没有起到准备的作用。
出考场后,我那叫一个痛心疾首啊!
如果时间倒流,我一定好好啃下所有做过了的题,错了一次,绝不能错第二次。
我们常说,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做错题也不可耻,可耻的是同样的题一而再,再而三地错。
同样,要懂得给训练过的题分类。
同一类题目,归纳出基本的解决办法,有的不用知道为什么,就能用排除法找到答案;有的不用仔细思考,就能条件反射地找到答案……
聪明的人,都是懂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道这一点,就不能任由自己笨下去呀。
4.快速涂卡
如果不能把做过的题目都涂到答题卡上,就前功尽弃了。
但时间太宝贵,做题都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分给涂卡呢?
其实,宁愿题做不完,都不能涂不完卡,做不完的题就在涂卡的时候蒙,如果运气好,正确率可能比绞尽脑汁花费时间做出来的还高呢。
在家练习的时候,我经常涂错卡,「B」和「D」常年混淆,于是尝试了多种涂卡方式。
最后觉得,五个五个地涂还是相对比较快速且出错率比较低的方法。
其实,涂卡的时候,还能缓解一下紧张的心理,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再看试卷,有些题目就豁然开朗了。
5.常逛论坛
每天工作特别繁忙,能用来备考的时间少得可怜,好在有论坛,就能见缝插针地看一些题目,积少成多,也能有所收获。
只是论坛上人多嘴杂,还是需要自己筛选精品来阅读的。
我比较喜欢看一些总结性的帖子,还有做网友发出的题目,那些争论不休的题目就略过了。时间有限,有争议的题目即使考试时错了也不可惜。
不过,仍然需要多做题,做那种完整的套题,互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百折不挠地走下去。从现在开始,休息结束,要开始热身了。我要努力过上计划中的生活!
————————
多年前的文字。不到之处,请勿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