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这世上总有一个角落,有人懂你

会不会有那么一刻,内心忽然被一种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所吞噬、举目四望却无人可诉?

世界那么大,竟然不知道哪里才是自己真正落足的地方,哪怕仅仅是一席之地;

竟然不知道有谁可以倾诉自己的心事,哪怕仅仅是一个陌生人。

一千二百年前一个深秋的夜晚,江州(今江西九江)的浔阳江畔,凄凉无声的冷月、萧瑟惨淡的秋风、迎风飘舞的枫叶、片片摇曳的荻花,它们见证了一个著名诗人和一个落魄歌妓心灵相通的整个过程。

因此流传下来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一种引发很多人心灵共鸣的心情,以及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

1、

诗人是白居易,那时的他在整个大唐都是风云人物,提起著名的《长恨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而44岁的白居易来到江州的时候,是被贬官过来的。他就像是一块散发着无穷热情的火碳,突然间被一盆冷水浇灭了。

公元772年,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郑。他一出生,就是一块小火碳儿。

才六个月大,奶妈抱着他玩笑似的让他指书屏上的“之”和“无”字,他居然都能指出来,放在别的地方他也能直接找到,屡试不爽。一个婴儿,还不会开口说话,就为浩瀚博大的汉语词库贡献了一个成语:略识之无。

五岁开始学习写诗;九岁精通声律;十五岁写下“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来描述一家人躲避战乱的诗句。

十六岁初到长安,大诗人顾况曾经调侃这个风尘仆仆的少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呀!”然而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令顾况刮目相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

白居易不仅在长安住了下来,而且还获得了明星般的待遇。盛夏时节,酷热难耐,权贵富豪纷纷掏钱都不一定能买的到的冰块,直接有人送到他的住处,分文不取。

聪明,原本就很令人羡慕了,可是偏偏他还很努力。因为要参加科举考试,他回到符离家中,对,就是那个以符离集烧鸡而著名的安徽符离,白居易的父亲为了躲避战乱,把家迁到了这里。

因为读书时间太长,口舌生了疮;因为不停地写字,手肘都生了茧子。眼睛很早就近视了,无奈那时没有眼镜,所以他总是眯着眼伸着脖子看人,背早早就驼了。

他不在乎这个,因为他是小火碳,他的心里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他必须要通过科举考试,这样才能对得起他病死襄阳的父亲,才能对得起用微薄的工资养活他们兄弟五个和母亲的大哥白幼文,才能对得起他中兴大唐的理想。

科举考试历来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明经,即“明习经书”,记忆力好背得熟就可以通过;进士,不仅要考对经书的理解、还要考政治素养、管理能力,只要考过就可以当官拿俸禄了。

考中进士那一年,他二十九岁。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记录了他当年的激动和得意。

被授予官职的小火碳儿从此更加熊熊燃烧。

他是那样的热血澎湃!他天真的幻想用他的诗歌做利剑、做刀枪来改变这个世界,实现唐朝中兴的愿望!

他以为,只要他有足够的才华和热情,就一定可以施展他的抱负。

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把他的才华和热情全部绽放,就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政敌利用他的利剑、刀枪把他扎伤了。

那时候,他刚刚失去了相依为命的母亲,而他最爱最爱的女儿,也刚刚夭折。

可是他寄予厚望的唐宪宗,居然听信谗言,把他贬为江州刺史,一日之内,又降为江州司马。

仅仅相当于一个市长的秘书而已,这对于满怀一腔报国之志的白居易而言,是怎样沉痛的打击?

有谁会理解他内心的愤懑、痛苦和孤独?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从来没有熊熊燃烧过,就永远体会不到心如死灰的感觉。

他没有想到,他会在这偏远的地方遇到琵琶女。

2、

大家都叫她“商人妇”或者“琵琶女”,没有人知道,她原来的名字叫做裴兴奴。

她依稀记得,她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和爹娘一起从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出发,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来到都城长安。

她喜欢这里的繁华,更喜欢那群在父母开的葡萄酒馆里喝酒的客人夸她漂亮。

他们喊她“胡女”,她也知道自己洁白的皮肤、微卷的头发、高耸的鼻梁、碧玉一样的眼睛和他们这里的汉人不一样。

她连忙趁着他们笑的时候大着胆子问他们一个爹娘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这里为什么要叫‘虾蟆陵’这么一个怪怪的名字?我来了这么久怎么也没有看到一只蛤蟆呢?”

这些人爆发出一阵大笑,然后解释给她听:

“汉朝时有个非常有名的经学大师董仲舒葬在这里,汉武帝非常尊重他,每次从他的陵墓前经过的时候都要下马,这里以后就叫“下马陵”了。你们胡人听不清长安话,才叫“虾蟆陵”的,哪里有蛤蟆什么关系呢?”

然后这些人就开始讲她不感兴趣的话题了,都是哪里又打仗了,哪个藩镇节度使又想造反了,还有什么党争、宦官之类的,她就跑开去不再听。

她的家里有一把很奇怪的东西,像是半个切开的梨,上面有四条线,她经常见娘用手指拨弄那四条线,就会发出非常清脆悦耳的声音。

娘告诉她:这是乐器,叫做琵琶,上面这四条线,叫做弦。

她又问娘:“为什么要叫‘琵琶’,而不是别的什么名字?”她的娘回答不上来。

不过她后来还是知道了答案,那是她的师傅曹纲告诉她的。

“琵琶”这两个字上面都有两个“玉”,意为二玉相碰发出的悦耳碰击声。“琵”字下面的“比”,是指这些琴弦并列在一起的样子,而“琶”下面的“巴”字,不正是琴附着在演奏者的身上的样子吗?”

对啊,琵琶真的是必须抱在怀里弹呢,和中原的琴瑟一点都不一样,而且声音那么清脆,真的很好听呢!

不过这个总是爱问为什么的小姑娘却没有像当年知道”虾蟆陵“的答案后那样欢呼雀跃,她的爹被捉去做壮丁、娘跟着去军营里做饭,他们一走就杳无音讯了。

她的庶母,那个从小就很疼爱她的阿姨,没有办法,把她送到教坊里去弹琵琶,她自己带着弟弟在家里艰难度日。

她很快就凭着自己的美貌和才艺,成为教坊里的一姐。

少年不识愁滋味啊,她怎知自己尽管色艺双绝,却终究是地位低下的艺妓?

她怎知那些京都的富二代为她和(hè)拍子击碎了多少首饰、行酒令时洒了多少酒弄脏了多少衣服?她怎知那些人争着送她礼物、为她争风吃醋,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而并不是真心的爱她?她怎知她也会从十三岁的豆蔻年华渐渐的年老色衰、一切繁华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美丽幻影?

她只知道“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就这样在灯红酒绿、浑浑噩噩中挥霍着自己的青春,直到她听说阿姨死了、弟弟从军去了的消息,她忽然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她一个亲人也没有了。

曾经的万众瞩目,最终难逃“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结局,她草草找了个商人嫁了。只要有个家,有个能安身的地方,就好。

而她的家,就在这条船上。她不过是商人的外室,她的丈夫每个月都会从长安拿到贩茶的通行证,经过江州这里,和她小聚两天,然后到浮梁(今江西景德镇)贩了茶叶,从水路返回长安卖掉。

她所能做的,就是守在这条船上,等待、回忆、消磨时间。

3

816年的这天夜晚,浔阳江上格外清冷。

秋天原本就是让人感到悲伤的季节,“秋”天的“心”,怎一个“愁”字了得!

看到在江水里被浸泡着的那轮越发惨白的月亮,白色的荻花在夜色中点染着丝丝凉意,她忽然觉得内心一阵恐慌和无助,但是她并不知道她该做些什么,她的命运也由不得她来把握。

她很想有个人可以说说话,仅仅是说说话就好,可是她找不到。

她的丈夫,不过是拿出做生意的一些钱给她生活下去,然后从她这里获得他商途寂寞的一点安慰,何曾认真倾听过她说的话?

百无聊赖中,她抱起那把一直和她不离不弃的琵琶,信手弹了起来。

孤独像是这黑夜里的一片黑色的睡莲,在无尽的黑色里,尽情地蔓延开来。

她不知道这江上居然有人听到了她的琵琶声,她更不知道这听的人当中居然有人听懂了她内心的孤独,这小小的抱在怀里的乐器,仅仅凭借它的四根弦,就能把心事诉说。

她听到有人在船外边问,是谁在弹琵琶?

她没有做声,今夜,她只为自己演奏。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可是那个人似乎并不想放弃,他似乎急切地想听她弹琵琶。

他在船外絮絮地说,他是要送一个朋友到远方去。他来自长安,听到她弹的琵琶曲是长安旧乐,感觉很亲切,很想邀请她弹奏给朋友听,他会付给她相应的报酬。

她有些犹豫。

她不再是当年的艺妓,她要考虑到她的身份,怎么能随随便便给一个陌生人弹奏呢?

可是那个人并不打算放弃,他一再说自己真的是很喜欢听琵琶演奏的人,再说,送别朋友的酒宴上没有音乐真的很遗憾呢!

罢了,就当是为他弥补一个遗憾吧!

她听到外面的人很高兴地说要重新开席的声音。然而,自己毕竟已经三十多岁了,和当年十三岁的那个自己相比,怎可同日而语?

她这样一个落魄的人,怎么可能找到当年那样意气风发的自己呢?

那边已经在催促了,她不得已,怀抱着琵琶,半遮着这张已经有了岁月沧桑痕迹的脸,来到了船的外面。

月亮升高了一些,还是那样森冷的惨白,不带一丝温度。

她轻轻地拨动琴弦,弹什么曲子呢?

微微皱了一下眉,就弹《霓裳羽衣曲》吧,那曲子是当年唐玄宗所作,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也是盛极一时。外地来的人到教坊里若是不听这首曲子,那是白白来了一趟长安。

她轻拢慢捻,琵琶的声音叮叮当当,像极了玉珠相碰发出的声音,也像极了十三岁的她咯咯娇笑的清脆。

忽然琵琶的声音激昂了起来,一时之间,忽而急切、忽而舒缓,就像是她当年头上戴的珠宝散了,落在玉盘上的声音。那是她一生中多么令人怀念的时光啊!

可是,命运让她得不到父母太多的眷顾,就连这样最简单的快乐,也要把它夺走。

她的思绪忽而快乐、忽而悲伤,而那琵琶声忽而像是花下的黄莺发出快乐的鸣叫声,忽而又像是冰泉下的水呜呜咽咽。

她的手指在琴弦上时抹时挑,她沉浸在痛苦而快乐的回忆里无法自拔。

想到现在,终年居住在一条船上,她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活下去,却连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都没有,她的内心像是被一条蛇啃噬着,终于停了下来。

她抬头,发现她的周围除了邀请她弹奏的两位客人,不知什么时候围了很多条船,这些从来没有听过如此美妙音乐的人们,在这样一个不请自来的夜晚,带着耳朵尽情欣赏了一场琵琶演奏音乐会。

此时无声胜有声。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环顾了一下四周充满期待的眼神。

好吧,今夜,就让泛着粼粼波光的浔阳江做她的舞台,让天上那轮秋月做她的灯光,尽情地把内心的孤独诉说吧!

师傅教给她的难度最大的那首《六幺》,不要说在这偏远的江州,即使是当年的长安,这也是她的压轴之作。

就让她再狂欢一次吧!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千年以前的那场演奏会上,一个女子怀抱琵琶的身影,她神情凝重,手指在琵琶上翻飞。

周围的船上传来掌声和喝彩声,可是她听不见。

她完全忘了周围的一切,她拼尽了全身的力气来弹奏这支曲子,她是在用生命来对待这一场演奏会。

也许,她以后的一辈子,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有人来欣赏她最爱的琵琶曲了。

激越的声音像是银瓶乍破,水哗哗地流出来,又像是士兵在战场上刀枪激烈地相撞。

这令人心颤的声音穿过在场所有人的耳膜、穿过船边随风飘荡的荻花、穿过泛着波光的江水、穿过头顶的那轮明月,穿越千年时空,让我们这些后来人的耳朵也享受到了历史上这一场空前的听觉饕(tāo)餮(tiè)盛宴。

忽然,她收起琴拨,当着琵琶槽的中心用力一划,四弦齐鸣,如布帛撕裂,戛(jiá)然而止。

没有掌声、也没有喝彩声,浔阳江上,依然清冷,东船西舫,寂然无声。所有人都陶醉在这袅袅余音中,远远望去,只见江心的那轮秋月静静地俯视着一切。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也是另一个人的孤单。

4

琵琶女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泪流满面。

觉察到自己的失态,她伸手擦去眼泪,不好意思地解释自己不过是想起了往事而已。

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告诉他自己的身世,也许都是来自京城?或者因为他懂她的音乐?她居然会对着一个陌生人倾诉自己的心事,这有多丢人!可是她的确这么做了。

而且她说完以后,内心有说不出的轻松。

管它呢,他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反正今晚之后,不会再见。就如这滚滚东流的江水,明天的江水已不再是今晚的江水了。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人听完她的话之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说:

“能否请你再为我们弹奏一曲?我不听名噪一时的《霓裳羽衣曲》,我也不听《六幺》,你只弹你最喜欢的曲子就可以了。”

她愣了一下,旋即弹奏了起来。没有任何弹奏技巧,甚至她也不知道自己弹奏的是哪支曲子。

她想到客人说他来到这偏僻的浔阳城已经一年多了,作为北方人,这潮湿燥热的南方气候实在难以适应,很快就生了病。

她也想到他自嘲地笑着说,他来这里这么久,只能听到村子里的笛声和山歌,很久没有听过这像仙乐一样的曲子了。

一个“不得意”的曾经才貌双全的艺人,一个“不得志”的曾经叱咤风云的诗人,他们都曾经拥有过热情燃烧的岁月。而现在,被岁月抛弃、被社会抛弃,一样的沦落天涯,一样的心如死灰,一样的凄凉孤独。

她默默流泪,是因为她没有想到,在这个世上,居然有这样一个角落,有人懂她;

他泪湿青衫,是因为这世上居然有人用一支琵琶曲,撬开了他封闭许久的心灵,让他看到,这个世界,还有一丝丝温情为他留存。

他难抑心中波涛汹涌的激动,拿起纸笔,一口气写下了名垂千古的《琵琶行》。

白居易和琵琶女都没有想到,江州百姓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相遇,会建一座琵琶亭。

他们也不会想到,当许多人漂泊无依、孤独寂寞时,遇到一个能和自己产生共鸣的人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那句话: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感谢这场伟大的相遇,感谢白居易为我们留下这样的诗句。

即使白居易只留下这一首诗,他仍然是个伟大的内心充满人文关怀的诗人,因为他使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无论怎样冷酷,它总会为我们留下一抹温情。

它让我们相信,无论自己遭遇什么,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个角落——

有人懂你。

附录:

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娼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gǔ)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há)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diàn)头银篦(bì)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盆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转载请标明作者、公众号及I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