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知言

“ 公孙丑曰:何谓知言?”

孟子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事;发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这是一段于《孟子》中看似毫不起眼的句子,却令我深思。什么是真正的言?言者声也。什么是知言?对自己内心所发出的声音,无论是好是坏,是正是邪,都了如指掌,叫做知言。但孟子所谓的知言,指的不只是关照出自己的心声于习性,也包括能体察出他人的心声与习性。正如道德经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倘若一个人不能知道自己的言,就是无明,岂能修得了自身;不能知别人的言,如何能辨别是非曲折,岂有智慧可言?

心中顿时一阵明朗,孟子说,人通常有诐辞,淫辞,邪辞,遁辞四种言。何为辞?蓦然想到,辞就是知言的“言”吗?但未免过于片面了,辞还有辞去等意思,也就是说,辞还可以理解为不存在面前,却存在于暗处,换而言之,辞可以影射为人内心隐藏的声音。“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这是这句话的意思。“诐辞”带有偏见之意,就像墨子曾提倡过“兼爱”,希望天下之人对待别人就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但当我们执行的时候,却发现要把自己的父母看待成路人,违逆了人性“淫辞”带有夸张之意,正如现代社会上年轻人心思浮躁,一味追求时髦与网红,带着一种浮夸的风气。“邪辞”带有叛离之意,如同疫情期间,印度人之间只听宗教宣传,喝尿可以治疗新冠肺炎,便照着做了,与正统的道路偏离。“遁词”带有躲闪之意。譬如疫情期间,美国对于新冠肺炎的态度与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含糊不清的言辞。四词并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孟子与杨、墨之徒辩,又与高子,告子辩,的原因,因为孟子看到了诸子百家的内心,知道其心有所蒙蔽、有所陷溺、有所叛离,有所穷屈。

心中有所感悟,却依旧生出一些困惑,这些东西的根本在何处?看到了下面,心头方才解了惑。“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这四种话,从思想中产生,必然会危害政事;如果由执政者说出,一定会危害具体工作。如果圣人再出现,也一定听从我这话的。”就是说,任何显现在外的事,不论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件事的作为,或甚至一个治国的政策,原先都是从一个人的内心的“言”所散发出来,所以“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言,源于内心,知,感其本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但凡被人蒙蔽的,都是自己心不正,你见利而趋,贪巧求速,就时刻准备着接受蒙蔽。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坏人不知道好人有...
    华杉2009阅读 1,088评论 0 4
  • 2016-04-12 华杉 君子不辩。如果我们俩辩,是为了一起把真理越辩越明,不是我要辩赢你,也不是你要辩赢我,不...
    郁萍阅读 368评论 1 0
  • 【原文】(3.2)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
    钱江潮369阅读 480评论 0 3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5,769评论 0 5
  • 城空了,有树长出来 我的城死了 铸起它的人,杀死它的人 不愿因为这件事而骄傲 一座城的终结 永远因为终结这件事而显...
    于十六阅读 2,901评论 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