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是对于人生道路的系统的反思;是爱智慧以及对智慧的不懈追求;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学。
而《沉思录》就是这样一本哲学思考之书。
这本书的作者也极其特殊。梁实秋就说过:“自古以来,有操守有修养的哲学家不乏其人,但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学家者除了马可.奥勒留外恐怕没有第二人。”
马可.奥勒留于西历公元121年4月生于罗马的一个贵族家庭,6岁获骑士衔;8岁为古罗马战神祭司;12岁开始学习哲学,梦想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的大哲学家;17岁被罗马皇帝安东尼.派厄斯收为养子,人生道路发生转折;40岁派厄斯去世,奥勒留继承皇位。
奥勒留执政期间正是罗马帝国由盛转衰、内忧外患之时,虽然他本人爱好和平,但也不得不为了解决帝国的危机而东征西战。
奥勒留作为军人时干练的,作为政治家是实际的,作为哲学家他也并不怀有任何改造世界的雄图,在《沉思录》中我们也不必去寻求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更多的是奥勒留的人生反省和他表现出来的一种道德的热诚。
不过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窥见奥勒留深受斯多葛派哲学思想的影响。他在《沉思录》中主张完善美德、提倡仁爱与善良、自然秩序相和谐,自然、理性和美德也是斯多葛派哲学的精髓所在。
01 奥勒留对完善美德的真知灼见
三人行必有我师,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美德。从母亲身上他习得了虔诚与慷慨;从曾祖父身上他认识到学习方面应不惜钱财;他的老师让他懂得不要在利益竞赛中站队,也不要做角斗比赛中的争斗者;从他的绘画启蒙老师那里他学会了不在琐事上纠缠;语法学家亚历山大让他明白,对他人的错误不要苛责;从哲学家阿波罗尼斯那里他看到了自由意志和无可撼动的坚定不移......
拥有感恩之心。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再高高在上的人生也不可能完美。奥勒留却无比感谢神灵,感谢神灵所赐予的他拥有的一切,无论好坏。
奥勒留以斯多葛派哲学倡导的“完善美德”为指导,拥有感恩之心,并从一切他可以接触到的身边人身上学习,将自己的实践总结下来。
02 奥勒留对自然和谐的见解
人是自然和宇宙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而生活。烤熟的面包可能会裂缝,但它们的存在却能给食欲带啦一种微妙又神奇的刺激;油橄榄成熟后内里熟透的部分甚至会有些腐烂,但这种腐烂却会让油橄榄的果实有种别样的美味;稻穗垂身低首、雄狮蹙紧眉头、野猪嘴流白涎。作为独立个体去观察可能并不美观,但因为它们顺应自然规律而产生的事物身上附着,因此成了那些事物的装饰点缀,反而能打动人心。
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选择。这个世界有太多诱惑,人们往往被他人的夸奖、权力地位、享乐或财富所迷惑,搞不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像苏格拉底说的那样:“摒除感官方面的蛊惑,令你对神灵充满敬畏之心,对人类充满关爱之情——假如你认为他比其他所有的东西都伟大,都更有价值,那就不要再允许另一个神灵来占据你的内心了,因为只要你偏向其他东西,那你对那种特殊的善的敬意将无以为继,对你自己的善业将不再信仰。”
03 奥勒留对仁爱和善良的启示
觉知自己内心的仁爱和善良。总有一天,你必须要让自己意识到,与产生各种欲望和如拉扯木偶般影响你的东西相比,你心里有更好、更类似于神的东西。去觉知:我的心现在怎么样了?害怕?怀疑?渴望?还是其他什么类似的东西。
不要苛责他人。有人让你觉得他做错了事。“我如何会知道那是否是错的?”若他真的错了,他可能已经像抓破自己脸一般地在自责了。
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无数人对生命的总结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希望你也能从奥勒留毕生总结的思考中收获过好自己人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