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摩擦会起电么
摩擦起电还用问么?这里要问的是这种现象的发生过程和基本原理,理论上与传统的理
论有着本质的不同。
某某教有个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某某教有个古兰经,还有中国某某教让孙悟空师徒们
弄了一堆什么经藏在西安大雁塔下。这些教的教徒们,行为准则取自于这些教条,各种理论
的出处一定在这些经典中能够找到。各种教是作用人的认识的,科学也是作用人的认识的。
各种教都有个经典,现代科学有没有个经典呢?我想也应该有一个,究竟是哪一个呢?这还
难住我了。现代科学中起支撑作用的当数电磁理论和原子学说,库仑先生和富兰克林先生,
由于先生了几百年,当数鼻祖。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变换一下,跟牛顿的引力公式有什么
不同?我不太懂富兰克林对电荷的定义,他是不是说,电荷就是电子荷着能量去运送?
电磁理论引用的最根本教义就是摩擦起电,支撑他们理论的最根本的证据就是这样的实
验:用毛皮或丝绸摩擦玻璃棒或橡胶棒,然后就能吸引轻小物体(如毛发、羽毛等)。而
且,摩擦同样两个棒是斥力,否则是引力。老富又把产生于橡胶棒和玻璃棒上不同的电荷,
分别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一直写在科学的经书上沿用至今。
我们用振动理论来解释一下这个起电现象,你看后能否醒悟?(别一看到这样的词你就
反感,你看它是否有理?别为作者的故意挑逗而生气)。
见过过去打莲花落的吗?如今称做快板书或打竹板,它的基本韵律是:呱得儿呱——呱
得儿呱——呱得——呱得——呱得儿呱!“呱”是两块竹板撞击的声音,“得儿”是用一个
竹板齿条,在另一个竹板上猛拉发出的声音。这个“得儿”,是由短促的一串撞击声组成
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理解为存在着一个脉冲式作用,也可以理解为存在着一个振动
源。
玻璃棒这个物质(物体),它是由许多譬如象小米一样的玻璃分子组成的。把玻璃棒表
面放大若干倍,边缘截面上就是一个挨一个的小米排列。纵观上去,它不是一个平面,而是
象一个锯齿一样的齿面。毛皮的情况也如此。好了,现在具有两个带有齿面的物体存在。当
人们用手握住毛皮摩擦玻璃棒时,毛皮的表面就象一个齿条,玻璃棒的表面就象一个被拉挂
的竹板。人用力的能量,使毛皮表面分子强烈地撞击、而且是连续地、脉冲式地撞击玻璃棒
表面分子,玻璃棒表面分子就连续得到能量。
玻璃棒表面分子得到能量后就要振动传递,往哪传递呢?当然是往“心”部,即直径方
向。玻璃棒内部的分子排列不是非常规则的顺向排列,也可能是错向排列,就象一堆司诺克
台球。当径向撞击时就会发生轴向撞击,即能量在纵向振动传递中产生横向振动传递。因
此,这个存在于玻璃棒内部纵向能量,就是电能。原来,摩擦起电就是这么回事!
振动论有个著名的说法,温度是描述物质分子自由振动时激烈程度的一个参数,物体的
引力(即分子力)与温度有关。当你用毛皮摩擦玻璃棒一段时间后,除了产生起电之外,玻
璃棒内部温度升高,也就是说玻璃棒中的分子自由振动加强,吸引力增大,原来吸引不起来
的轻小物体,现在可以吸引起来了!
实验!实验!搞什么实验?证明!证明!弄什么证明?同样一个玻璃棒摩擦吸引物体问
题,看你怎么解释了!你说是神鬼作用也可以,几千年前不是就那样说了吗?而且千千万万
个老祖宗深信不移。他说是电子或电荷运动也罢,不是也说了几百年了吗?直到现在(我提
出振动理论之后)还有许多人对此顶礼膜拜!我说是物质分子振动所致,有什么错?我就说
我的理论是用这个实验来证明的,爱信不信!随便你!
——————
声明:本文已经著名网络写手,牛人杨全生老师独家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