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着给一个客户编制方案,主要是针对客户已经初具规模的信息化系统群,规划和建设了 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以此而形成这个客户自己的企业中台。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客户,竞争对手,甚至是自己人)对于中台的概念都存在比较明显的误区,特此简述一下。
首先很多人认为了,我如果采用了微服务,比如什么Spring Cloud ,dubbo 框架来构建了自己的业务系统了,就可以称之为已经拥有了业务中台。理由很简单:你看,我所有的业务,不光是关键业务,而是所有业务,都下层到后面的服务,有这样的服务资源集合,难道不就是中台吗?对于数据中台也是同样,先上hadoop,把所有的数据库汇总,甚至再开发一个爬虫,去搞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那么数据中台也形成了。
按照我的理解,上面这些都不是中台,而是打着中台的幌子,做的其他的事,当然也有可能是承建人也没搞清楚什么中台,所以看什么热就套什么名字。中台的概念来自于阿里巴巴,最著名的中台事件应该是阿里在前两年提出的“大中台,小前台”的口号和概念。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解读中台呢?首先我们要理解中台不是一个产品,也不是一个技术,而是一个方法论。所以中台不是拘泥于具体形式的,既不能认为我引进了什么产品或技术就认为我已经有了中台了。那么这个方法论到底是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了?我的理解是为了希望解决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能敏捷地,快速地,更少资源地构建一个业务应用这样一个愿景而提出的方法论。如果认同这个问题是中台提出的缘由,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符合中台概念的几个必要条件。
1,对于信息化建设一定需要能够沉淀信息化的资产。
2,对于基于中台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快速。
3,对于基于中台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足够降低门槛。
基于上面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引入相应的产品和系统建设,但有了这部分硬的东西,还只是实现了中台的基础。如果只是有了基础,而没有相应的组织保障和中台的文化保障,实际上中台也只是一个空壳子。因此在硬件的基础之上,必须同时针对组织架构和员工以及企业文化等进行相应的中台改造,只有这些软的东西的落地,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有效的中台。
当然每个企业软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也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够解释清楚的,所以本文的落脚点还是关注硬的东西,也就是上面三点,应该有哪些具体的产品?
很久没有更新文章了,最近忙于给一个国企做顶规,所以工作很忙。
继续上面的话题,最近看过一篇文章,指出目前很多公司的敏捷开发其实都是错误的,因为很多的时候,只是强调了交付的敏捷,而忽略的了业务的敏捷,其实这个观点和中台的建设目的不谋而合,因为中台的诞生不仅仅只是为了交付的便捷,而是针对业务性敏捷蔡更加有意义。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来例举个人经历的真实案例。
某个二线城市,已经有了城市大脑的项目,而且该项目已经建设了好几年,而且这个城市大脑在业务归属上也属于该城市的数据局统管。这是业务背景之一。这两年笔者做为前期专家,接洽了该城市某一个业务局的业务系统,通过需求分析和趋势判断,发现该业务模块也需要有中台在背后支撑,那么在项目的论证阶段,就有两个观点。一个观点:城市已经建立了城市大脑项目,而且城市大脑下面已经有了相应的中台存在了,那么对于该委办局的业务中涉及到中台的部分,应该利用原有的系统行建设避免重复建设;而另一个观点是:业务应该由自己的独立中台,因为中台是服务于业务的,而不是业务为了中台,不能本末倒置,中台应该紧近业务方,而不是远远的独立于业务。
本人的观点当时是第二个观点的支持者,为什么?其实就是前面论述的总结,中台不是为了中台而诞生的,还是为了业务,进一步明确就是为了业务的敏捷性而诞生的。如果脱离的业务,那么中台就是完全失去了其价值,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支撑业务的敏捷性就是中台最核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