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我认为,你成功算不了什么;只有你子女成功了,你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完美无缺!——蒋坤元教育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蒋老师历经磨难,事业蒸蒸日上。
周末无论多忙,他都会陪妻子到学校看望上高中的儿子;他从来没有因为忙碌而疏忽对儿子晴谷的教育。
蒋老师在建厂初期年产值不到50万元。当时他对妻儿说:“再过五年,等晴谷考大学那年,我厂的年产值要做到500万元。”
妻子问儿子:“晴谷,你呢?”
晴谷说:“我争取考上重点大学。”
蒋老师又对儿子说:“我一定把工厂做大做强起来。你好好读书,你大学毕业后来接班。”
晴谷却说:“你不做满一亿元年产值,我不会接班的。”那时晴谷就有了远大的志向。
当时,蒋老师就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激励儿子秦谷好好学习,珍惜青春年华,争取考上重点大学。
晴谷以593分的好成绩被南京工程学院录取,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这也是蒋老师夫妻有意培养。
蒋老师说:我们这一代凭吃苦真诚打天下的,那么我儿子晴谷这一代就得凭真才实学与智慧了。
晴谷大学毕业时。正翔非常需要晴谷这样的技术人才,蒋老师却让儿子去大公司历练几年,开阔眼界学到实际本领。
两年后晴谷回到正翔。
第一件事,就是一个人把所有的产品成本都核实了一遍,发现有些零件已经没有利润了,应该找客户提价,还有一些客户提出降价,但他们那些零件降价是没有利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润提高了。
第二件事,就是晴谷静下心来查看近几年的采购合同,发现原长期订货的一家上海单位,原材料价格比其他单位每吨多出1000元。果断更换厂家,挽回损失。
第三件事收回厂房,扩大生产,赢得了更大的客户。有利于长远发展。
晴谷把在大公司学到的实践经验,用到厂里,如鱼得水;把在学校学的技术用于技术开发和生产,获得更大效益。
蒋老师说,很多父母不信任孩子,大事不放心孩子做,小事也不放心孩子做。有时候父母连自己也不信任自己,那么孩子们怎么能成长,怎么能独当一面呢?
蒋老师尊重晴谷的意见,放手让他去干;为他掌舵,为他指点迷津,父子携手取得了更大成功。
蒋老师一心想做一块铺路石,让儿子踩在平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蒋老师和晴谷一起去看海,他对儿子说:“你坐大船,还是小船,都在于自己的选择。”
晴谷说:“搏击大海,仅仅做一条船是不够的,要建立自己的团队才行。”
当时蒋老师没有明白。
晴谷接着说:“就是要打造自己的船队,这个船队就是团队:一要添置先进的机器,二要招聘技术人才,三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现在仅靠爸爸你一个人努力不行了,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团队,这并不难,就是要舍得投入。”
晴谷的远见卓识已经更胜一筹,这是蒋老师的骄傲。
好的教育,根本在于父母对孩子的用心付出。每一个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都在为孩子的未来铺路。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仁人志士、富甲一方的企业家。在年轻时奋斗拼搏,打下一片天下,不重视引导,教育自己的子女,最后被拖垮。下面的两个事例就是血的教训:


蒋老师用实际行动和智慧把晴谷影响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担当,有能力;积极上进,勤俭节约的一代好青年,好企业家。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
父辈创业成功之后,企业交到下一代手里如何能够持续发展。这就取决于老板本身的格局和持续的学习能力。
最好的“守业”就是继续发展,就是“攻业”。如果创业者满足于现有的发展水平,事业必将走向衰败。
“守业”就是让家业传承。让子女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企业创始人的学习带动,是子女成长的前提。要学会借事练人,让子女通过做事获得本领和能力;要学会借事练心,要让子女通过做事修心,增大心量,扩大胸怀,磨练心智,提升心性。万事从心出发,只有用心,才能做好事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在教育子女的道路上同样适用。
再大的江山,也需要有智慧的人坚守。你给孩子留座金山银山,如果他不会经营,不会管理,也无法守住父辈创下的基业。
蒋老师不仅是一个成功的作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个成功的父亲。
齐帆齐第5期28天写作成长营(11)篇(1586)字,累计(1459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