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咨询室见到一个被父母带着全国各地到处“看病”的18岁女孩,满脸的倔强,又貌似无所谓的神情,我想谁看了都会为她感到难过,尤其是她的父母,凝重的表情使得空气中都弥漫了焦虑、不安、愤怒,又无能为力。
望着不愿多说什么女孩,我脑中浮现的是“一只被困在笼中的小兽,愤怒又悲伤”。当即决定还是不用平常的咨询方式,让她做一个沙盘作品,也许对她来说是更好的选择。沙盘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似漫不经心,随便在柜子上挑了几个玩偶摆在上面,然后望了望我,我也静静的看着她。看着她手上的动作:不停地用沙子掩埋沙具,掩埋过后再取出来,取出来再掩埋,如此循环往复。看着这样的动作,我稍感安心,因为觉察到我们彼此都沉浸这个场域之中,感觉到变化正在悄然发生。掩埋本身是受伤,是死去,同时也是孕育,也是重生。被掩埋的物件往往代表着不愿接纳的关于自己的方面,而挖出来,再掩埋、再挖出,似乎女孩的内心当中隐隐在发生着转化。
沙盘游戏是提供给来访者一个自由、接纳和安全的空间。来访者置身于这样的空间,可以将其内心世界无形的心理内容通过沙盘象征性的自由展现出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自我疗愈的能量。咨询师要做的是理解、接纳与陪伴,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治愈力得以发挥出来。
咨询结束很久还是很感慨,自己已经做了十多年心理咨询工作,遇到太多这样的青少年。和同行讨论时,我们也常常会说青少年很像“小怪兽”,这个描述我们都觉得很准确。因为这个年纪的他们不再是小宝宝,可又不是成年人,在这个阶段他们头脑中有无数的疑问,我是谁?我从哪来?到哪去?这么多哲学又现实的问题常常困扰着他们。他们需要寻找这些答案,但是又因为成长的复杂性,让他们暂时没有找到恰当的“寻找”和“展现”方式。所以在成人看来青少年很奇怪,他们好像的确不是“正常人”,当一个人无法被周围的人理解的时候,ta就会成为周围人眼中的“病人”、“怪兽”......
回首多年的咨询工作总结起来就两点:一个方面是努力理解这些“小怪兽”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梳理、澄清、整合他们内在的冲突。另一方面引导他们的父母知道如何和他们的“小怪兽”和谐相处、不再彼此相爱相杀。
心理咨询工作的目标就是让这些“小怪兽”们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复杂变化,理解外界环境,懂得和父母的某些部分合作,学会保护好他们的自我边界,了解自己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能够自如的运用自己的能量,同时学会迎接成长本身。
陪伴“小怪兽”们寻找自我的过程虽然艰辛,充满挑战,同时又会收获满满的温暖与感动。最后我想说的是:祝福可爱的“小怪兽”们不负青春、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