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构建中国特色的协同教育机制——齐大辉”有感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80%约定俗成,20%法律约束。
在现代社会,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学习提升等学习社群运行发展过程中,公约至关重要。
01中国古代“不言之教”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教史中孔子“仁,礼”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六艺为主的知识教育,一直到现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全纳教育。教育过程亦或是教育内容的发展,更多体现的是规章制度约定的变化,法律的变化体现并不显著。
中国古代教育强调的是“不言之教,遵从习俗”。自主自觉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拱手礼等等,自然而然成为一种习俗。中国教育更多体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尤为明显。在言传身教中定约,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德育强调学生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何来?关键是做约定,强化行为约定。总是抱怨孩子行为习惯不好,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养成,如何能好?
班级公约,师生公约,家庭公约,宿舍公约,办公室公约……公约适用于方方面面,对于形成良好秩序,良好的氛围,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但是约定之初,公约不宜过多,三条为宜。
这个月我在班级里渐进做了三个约定。一是双手必须放在桌子上,二是书桌上摆放的书高度三本以内,三是每节课前准备好:课本+练习册+听写本+抄写本+笔记本。一个月下来,第一个约定98%完成度,第二个98%,第三个90%。相信继续坚持监督一个月,可以达到100%,孩子们一定能养成习惯。
定约是习惯养成,良好班风形成的重要措施。
02习主席三注重
在课程中,齐教授特别强调习主席提出的三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三注重体现家庭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家庭、家教、家风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
中国的家风教育古已有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较早的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述,是中国家风家训的开端。
对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主要体现在:父母要重视早期教育;父母做到严慈相济;父母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今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施行,将家庭教育以法律形式体现,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双减”减的是不优秀的孩子,不合格的家庭教育。
03协同教育机制
习总书记关于教育论述中提到“办好教育事业,家庭、政府、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
“家校政社”就像田字格也像钟表的四个时刻表,缺一不可,环环相扣。
在课程中,齐教授提到:创新“党建家风”双轨制群众工作理论方法,总结“家教政工”双功能协同教育实践经验,利用“公约杠杆”双满足的公德奖励政策,培养优秀中国人、世界好公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协作共同发展教育,构建协同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