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可能会就某个观点或话题进行争论,争论要有理有据,有章有法。所以争论不能变成骂街,骂街不该是读书人干的事儿,有谁读书是为了骂街的?而且,骂街应该是到烟火气息浓厚甚至呛人的地方,但是有人就能在读书群里骂街。
我说的是读书群里的风先生,他已经被移出群聊了,因为他用骂街的方式争论。如果毛姆能够先知先觉,怕是会在遗嘱里特别注明一条:如果可能,我驾鹤之后50年左右,一定要拦住微信昵称叫“风××”的家伙,别让他读我的书,我丢不起那人。
上篇已经说过,风先生用毛姆(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之无上崇高来证明其观点之不容置疑,用话怼话的方式来进行争论,这就算了,顶多算不会辩论。可是要是言语粗俗并进行人身攻击的话,那就有点让人没法忍受了。
我举三个例子。
例子1:
在前文提及的风先生对文先生的连珠炮之后,文先生说:“你在说什么?我没说你呀,我说毛姆呢,你这么激动干啥?”
风先生纳闷了,“我激动啥?你自己看你说的话激动还是我的?我说毛姆说的没错,你说别人说的话不足信,然后你就说我捧着别人的话怒吼。我说对呀,我就是捧着别人话怒吼,好过你的自以为是。”
文先生说:“我是说毛姆听见朋友说,就直接得出结论了,我有@你吗?你这是自己对号入座啊。我声音小(注:是不是该是胆子小),你别吓唬我啊。”
风先生说:“你跟毛姆比,说的话更可信?你问问社会。都是读书人什么吓唬不吓唬的,显得你没文化。”
文先生说:“有没有文化又不是你说了算,如果标准是你这样的算文化人,那我宁愿没文化。”
风先生说:“那是你说了算吗?你可以说他的话不足信,我可以说他说的话比你说的可信,这样可以吗?”
文先生说:“你不用让我去评论你说的对错。”
风先生说:“你已经评论了啊。”
文先生说:“我没评论你,那是你自己太敏感了。”
风先生说:“好吧,那我当你放了个屁。”
文先生说:“把你放出来了。”
这里出现了“屁”字,涉及生理了。文先生这次算克制的了,我们都知道他的吵架水平。
例子2:
还是前文提到的话头儿,微女士帮腔后,风先生说:“又来一个狡辩的。是毛姆的话可信还是你自己的臆断可信?”
猫先生说:“为啥毛姆的话可信?”
风先生说:“因为他是大文豪,著名作家。”
猫先生说:“大文豪的话就可信?”
风先生说:“那你的话就可信?”
微女士说:“难道在你看来有名气的人就没有说错话的时候?这才是极端思想、盲目崇拜吧?”
风先生说:“你崇拜你自己那怎么说呢?崇拜你自己的私欲。”
猫先生说:“我没您读书多,但我确实没有盲目崇拜任何人。”
微女士说:“正是这个道理,要有批判思维。”
风先生说:“你有批判的资本吗?”
微女士说:“那你就有吗?”
风先生说:“我批判毛姆了吗?你可以引用别人批判毛姆的话作为论据,但你自己的不行。”
微女士说:“你问的是我有没有批判资本?我问的是你也有资格吗?你占上风把所有的人观点都驳斥一遍有意思吗?为了得到啥?”
风先生说:“我批判你咋没资本了?傻瓜!你和我一个层次。”
微女士说:“真的无法理解这样你的意义是啥。”
风先生说:“还没倒过弯来吗?你在批判毛姆的话,我在批判你。”
微女士说:“你最厉害了行了吧,懒得跟你吵。”
风先生说:“什么都可以批判吗?你不能批判你爸爸,但你可以批判你弟弟。”
猫先生插了一句:“前辈,你牛逼!”
风先生继续说:“因为你觉得你懂的比你爸爸多,其实你爸爸懂得比你多。”(我觉得这里在拐着弯地占便宜,是耍流氓行径!)
争论涉及到长辈或家人,品质极其恶劣!
例子3:
文先生说:“给大家解释一下最初争论的爆发点,最初争论的不是毛姆的作品问题,是托尔斯泰的俄语差的问题,风先生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我那段话还就是说他的,连语言和文笔都分不清,像驴一样一直嚎。”(文先生也扯上动物了!)
小老师说:“大家讨论归讨论,为了群里和谐的氛围,请不要使用过激的言语,更不要进行语言暴力,谢谢配合。”
文先生发了两张前面争吵的截图进来。
风先生说:“大家看看这谁在用语言暴力。”
文先生说:“毛姆说托尔斯泰俄语差了吗?语言的运用能力,言语的表达能力,故事的创作能力,和文笔的好坏是一回事吗?”
风先生说:“畜生你这是偷换概念,很明显的低劣手段。”
这里也出现了动物,而且是用“畜生”这样的词。
上面三个例子,风先生的用语先后涉及了生理、家人、动物三个方面。我认为其把争论变成了人身攻击,作为一个读书人,这种讲话方式不能原谅。
在争吵过程中,除了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毛姆之外,尼采、莎士比亚等也是张口就来。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自诩读书颇多又上档次的人,把争论变成了骂街。除了引用毛姆书中的几段原文,并用“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为自己撑面子外,我完全没看出他讲出了啥有实质性内容的话。
所以我大胆猜测,他骂街的本领是早就练就的,而读书则是没多久的事,因为将所读内容融入自身的修为中是需要时间和天性的。当出现一对多这样紧张的争论局面,或者对手丝分缕析地跟你摆下辩论阵势时,本能会引导你自动切换到最顺手的战斗模式,那就是骂街。而一旦开骂,没有赢家,只有攻击性强的人得到的廉价的快感。
我们的读书群是个纯粹的读书群,小伙伴们追求的是读书的乐趣,分享的乐趣。风先生把读书与骂街融合在一起的壮举我们欣赏不了,也无法给他想要的成就感。所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