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190、ID2191《世说新语》人物定位分析

原文:

           荀勖善解音声①,时论谓之“闇解”②,遂调律吕,正雅乐③。每至正会④,殿庭作乐,自调宫商 ⑤,无不谐韵。阮咸妙赏 ⑥,时谓“神解”⑦ 。每公会作乐⑧ ,而心谓之不调。既无一言直勖⑨,意忌之,遂出阮为始平太守⑩。后有一田父耕于野⑪,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⑫。荀试以校己所治钟鼓、金石、丝竹⑬,皆觉短一黍⑭,于是伏阮神识⑮。



译文:

          荀勖很懂音乐声律,时人认为他是“图解”。于是由他调节乐律,校正郊庙朝会正乐。每至元旦朝会,宫廷奏乐,他都亲自调节音律,无不谐调韵合。阮咸极善于鉴赏音乐,时人认为他是“神解”。每次公务集会奏乐,他心里总感到音律不谐调。既然没有一句肯定荀勖的话,勖心里忌恨他,就把阮外放,去作始平太守。后来有一农夫在田野里耕作,挖出一把周代的玉尺,正是天下的标准尺。荀勖试着用它来校正自己整治调理的钟鼓金石丝竹各种乐器,都比它短一黍米,于是才佩服阮咸对音乐的妙赏神识。



注释:

 ①荀勖(xu):字公曾,颖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仕魏为安阳令,从事中郎。入晋后为中书监、侍中、领著作。因善解音律,又掌乐事。音声:音乐声律。

(an)解:深解;精通。圈,深。

③律吕:乐律的统称。古代乐律阴阳各六,合十二律。阳六日律,为黄钟、太蔟、姑冼、蕤宾、夷则、无射;阴六日吕,为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合称律吕。雅乐:用于郊庙朝会的正乐。

④正(zheng)会:皇帝元旦朝会群臣称正会或元会。

⑤调宫商:即以六律调谐乐器的五音。《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宫商,即宫、商、角、徵(zhi)、羽,古代的五音。

⑥阮威:字仲容,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阮籍兄子。妙解音律,行为放达,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散骑侍郎、始平太守。

⑦神解:通过神灵感应而领悟理解。一种自然天成的通透理解。

⑧公会:因公事而集会。

⑨直:认为正确。

⑩出:放外任,出任地方官。始平:西晋郡名,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

⑪田父:农夫。

⑫便:正,恰。正尺:标准尺。

⑬校:校正。钟鼓金石丝竹:泛指各种乐器。

⑭觉短:差短。觉通“校”,差。一 黍:指-黍的长度。即一粒米那么长。古代度量衡定制以黍为准。长度即取黍的中等子粒,以一个纵黍为一分,百黍即一尺。

⑮伏:通“服”。佩服。神识:神妙的见识。

⑯本音不和:当作“八音不和”。



原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