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有些华人被迫流离转徙世界各地,为了生存,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奋斗不息。还在西班牙征服者登上菲律宾的海岸之前数十年,中国商人就已经驾驶他们的风帆,来到巴拉望、宿务和蛮里刺(后称“马尼拉”)等地的港湾和口岸。长久定居在这些岛屿上的大批华商注重他们子女的教育成长。这些凡商俗贾中的绝大部分人,也都如同他们本国人一贯的那般敬重文墨书翰。有的华人家庭还为他们的子弟礼聘一位善于辞章且又严于立训的塾师,由他来教授他们的子弟正读方音,识文断字。没有条件延请塾师开蒙的华人儿童,大都由他们的长辈教他们习乡音、练汉字。
在菲律宾,生于中国的华人曾经把华文教育作为一种媒介,通过它来传播他们的文化,以增强华人的民族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向心力很强的民族,作父母的责任就是尽心竭力使其世代相传,永续不断。学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因此,在华人社区中,学校就是这种民族认同的象征,而上学读书就成为成员资格的一个标志。
1899年 4 月,中国第一任驻菲总领事陈纲倡议,侨商支持,在马尼拉办起华侨中西学校,成为菲律宾华文教育之发轫。
一战前夕,菲岛商业繁荣,侨商纷纷携眷赴菲,学龄青少年顿增,由华侨中西学校出面,得侨界赞同,1914 年成立菲律宾华侨教育会,推动各地华侨社区发展学校教育,并以征收教育附捐办法筹资在马尼拉办学。从此华侨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35 年侨校增至 80 所,1940 年达 124 所。太平洋战争时期,菲律宾被日军占领,学生四散,侨校被迫关闭。菲岛光复后,侨胞大力复办、新办侨校。1959 年,各级侨校达 154 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共 52400 人,教师 1884 人。60 年代学校一度达 178 所。在上个世纪70年代,菲律宾有一个著名的“教育菲化”的运动,所有的华文学校都被迫取消华文课。这是华文教师现在出现断层的主要原因。
时光荏苒,时至今日,国家汉办开始重视起了海外的华文教育事业,汉办的赴菲志愿者有好几类:一类是普通志愿者,负责方是菲律宾华人商联总会(简称商总),商总的志愿者多数派往华校;还有一类是孔院志愿者,这部分志愿者的负责方是菲律宾各大学的孔子学院,有的在孔子学院任教,有的在孔院和当地政府或者企业的合作项目里教汉语。
不仅是大陆的志愿者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华语教育,台湾也会往菲律宾派老师,每年十多个,叫做“替代役男”。他们是选择去海外教汉语来替代服兵役的男生。和菲律宾一般有固定的合作学校。
台湾每年还往菲律宾派一些教民族舞蹈和手工的老师。每个老师在一个学校教一周,每个老师一般轮转四五个学校。华校直接跟台湾驻菲律宾的代表处申请。
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们在这片南洋群岛上,为了华语文化的传播而撒下汗水。
希望以后的菲律宾华文教育,能够在符合当地国情的情况下,撑起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附上一批菲律宾的华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