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原生家庭”一词甚嚣尘上,风靡一时。很多文章都在写原生家庭对人的过往种种和往后余生的深刻影响,且多是负面的。你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性格?请去问“原生家庭”;你身上的缺点、毛病怎么这么多、这么根深蒂固?请去问“原生家庭”。似乎任凭你怎样努力也无法挣脱原生家庭对你的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似乎无论你怎样挣扎也得对原生家庭赐予你的一切照单全收。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可谓是从头到脚,由内而外,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小到生活习惯,大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360度无死角、全覆盖。但我们对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就真的无能为力了吗?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浑是不堪回首的画面吗?不是这样的。真正对自己负责的人会正视、审视自己的原生家庭,继而做到对正能量的影响继承、发扬好;对负面的影响尽量剔除、摒弃,即使无法彻底与之说再见,也要将其控制在尽可能低的阈值内。
总之,我们要客观的看待原生家庭,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只盯着原生家庭不好的一面去看,多去看看原生家庭赋予我们的一切美好品格。这就是我今天所想说的“原生家庭的痛与暖”。
姐姐偶尔会在我跟前抱怨说小时候家里太穷,没钱去买零食吃,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家的小孩吃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零食,而自己吃包方便面就高兴的像过年一样;穿的也不好,别人家的孩子穿的跟小公主似的,自己穿的却活脱脱一贫下中农。还会抱怨父母从未带着她出去看看风景,亲近亲近大自然。每次说起这个话题就一副仇大苦深的模样。我听到后真的很不以为然,实事求是来讲,作为家中老大的她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比我和弟弟占有一些好资源的。
首先,她是老大。父母对第一个孩子总是倾注了最多的心血的,这似乎是从古至今一条普遍规律。从我们今天的一句口头禅:“一胎照书养,二胎当猪养”就可以窥见一斑。与弟弟、妹妹相比,老大先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据我妈讲,在姐姐小的时候,爸爸在镇上高中的食堂做饭,手里每个月都有俩活钱儿,生活还是可以的。每次周末回来都会给她和姐姐捎点好吃的。爸爸喜欢音乐,那时还给家里添置了收音机,据我妈讲收音机在当时可以算得上一稀罕玩意。家里的一本相册里还留有一张姐姐三四岁时爸妈带着她在公园假山前玩的照片。照片上姐姐穿着一件红色毛衣,外面罩着一件粉色的马甲。妈妈穿着当时时兴的外套,留着一头卷发。爸爸穿着一身军绿色的衣服,脚踩一双解放鞋。三个人都冲着镜头开心的笑着。再次,若要抱怨,恐怕我才是那个最有“资格”抱怨爸妈的人。因为计划生育,我刚生下来十天就被外婆和舅舅抱走,自小在外婆家长大,一直到六七岁才回到自己的家。外婆自然是给了我无限的爱,但是都知道人在婴幼儿时期最好还是应该待在爸妈身边的。我常常想,倘若我和姐姐调个个,我们换一下出场顺序,她还会不会这样抱怨爸妈、抱怨家呢?
当然,姐姐所说的家里穷确实是随着我和弟弟的降生开始的。我和姐姐相差5岁,弟弟和我相差1岁。爸妈需要抚养我们姊妹三人,还要支付在当时来说巨额的计划生育罚款,生活变得拮据起来。后来爸爸也不在镇上初中做饭了,爸妈两个人土里刨食供我们吃穿、上学,日子从未轻松过。现在我依然记得一天放学后,我和弟弟背着书包回家向爸爸说,“今天老师说让每个人交10块钱打疫苗”。当时爸爸正在给堂屋门口做一截地坪,听到我们又要交钱,立马把手中的工具扔出好远,气愤的说:“天天交钱,天天交钱!什么疫苗这么贵?你俩别打了!”我刚从外婆家回到这个家没两年,在这个家里一直是怯生生的,又看到爸爸这样的举动,心底里酸酸的,脸涨红涨红的,又害怕又愧疚又伤心,心想不应该告诉他这件事惹他生气,又为自己打不成疫苗而难过。我还记得为了省些饭票,在初中和高中的几年我几乎没吃过什么饱饭。我更记得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上高中时我穿了一件妈妈年纪穿的衣服被同学直言不讳的说“这不是咱们这个年纪穿的衣服”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起来的羞赧和难为情。
但我更难忘的是上小学时我和弟弟放学经过我家地边时,在瓜田里劳作的爸爸精挑细选一个又大又圆的绿皮大西瓜让我们拿回家去吃;也无法忘记上高中时的某天爸爸给人打了一天临工——给某个活动打了整整一天鼓,换了20块钱给我买来一双鞋时脸上洋溢的兴奋和满足;还深深的记得高中时每次过星期回来妈妈都会给我割上排骨炖排骨汤,她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学习又那么累,在学校你又不舍得吃。”
后来我们都长大了、成家了,爸爸对我们俩姐妹说:“虽然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了,但要记得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着。”这句话是我和姐姐在婆家生活的底气,我们知道老父亲、老母亲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生活的踏实而温暖。纵然我们的家,老爸和老妈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姐姐也依然会抱怨爸妈,但她还是隔三差五的给爸妈买菜、买肉、买衣服,回家看爸妈比我回的还要勤。或许在她的心里也藏着很多只有她与爸妈专属的“痛”和“暖”吧。
正是由于在原生家庭一些方面的缺失,姐姐对于自己的两个孩子首先在吃上竭力满足;也经常想方设法带着两个孩子去玩。认识到原生家庭的不足,在自己的家庭和下一代身上去矫正,去弥补,我想,这是对待原生家庭的最正确的打开方式。这样一来,我们的每个家庭都越来越幸福,越来越走向美好。
罗曼.曼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也适用于原生家庭:世界上还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原生家庭后依然热爱它。正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家庭。原生家庭的“痛”促使我们思考,砥砺我们成长,原生家庭的“暖”鼓舞我们勇敢、积极生活。处理好“痛”与“暖”,在人生路上我们越走越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