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非所得

非友不开花的菖蒲

所见非所得,所得即是本真。

当我静下心来,茶汤也才转了滋味。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而人,该为茶之魂!

好好的80年代老六堡,我把槟榔香泡得稀薄,汤水也稀薄;熟悉的凤庆古树红茶则面目全非,连我自己都不认识,不忍下咽。

这还不算!且慢放在老银茶盒里的凤凰单枞也被我泡得毫无滋味,知道是他珍视的茶,可那么平淡的茶汤让我着实奇怪和陌生,于是脱口而出:这茶不咋地!

他问我:蜜桃香呢?你弄哪儿去了?

我老实回答:被我得瑟没了!

是的,喝过梵姐泡的四款白毫银针后我微醺了,主动进入自嗨模式。表面安坐席前,茶汤早已如实地透露了我心浮气躁的心情。

是有些尴尬呀!那些善良的茶友都劝我不要太较真,茶么喝过就好。

可是我真的很想观照这个经验,了解这样的茶汤里面是我怎样一种状态与深藏的心理轨迹。

是阴暗的分别念和炫技之心。

即使很熟练的动作中如果缺少一份恭敬与专注的话,茶会毫不客气地给你一个教训。

我收到了,并且深刻自省。

如果说茶人的修养是独立、谦逊、博闻、包容。那么目前我能达到的隐约只有独立。其他的谦逊博闻包容,于我只是一个头脑里的概念,而它们时时伪装,让我误认为自己是一个茶人。

王迎新说:“茶人是一个族群,不仅具有美的外表,更应该有善我善人的品格和较高的审美能力,同时具有和其他行业人员一样恭敬、专业、谨慎的态度,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茶人形象。"

那么我缺几分呢?

王迎新再说:"谈到茶,很多人会想到‘禅茶一味‘,它与佛教有较为深厚的渊源。但现在我们并不直接把它定义到与佛教有关,宗教对人来说是一个更高的层次,在精神世界里就像金字塔的塔尖。"

在金字塔的下面,是精神,是文化,是专业及自我认知。而我终需一步一步行走,一层一层搭建,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求不来,急不得。惟有在日常中,所心非心,处处观心。

所幸,后来的老铁观音及再瀹的那泡老单枞,终于在我转了心念后,呈现了它们该有的岁月沉淀之美。

而我亦明白了,所见非所得,所得即是本真。

感谢且慢,感谢今日且园里的一切发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