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最近你说我阅读速度上升了,其实我阅读速度一直都很快,阅读量也不小,但是我明显感到了最近自己的变化,因为我以前总是图囵吞枣地读书,以前是以看完这本书为导向。目的是拿到这本书里面的知识,就像以前考试一样,以前我总沉溺于获取知识(这也是学校和考试所教给我们的),而无法把知识盘活,后来通过最近看书才明白,原来杂乱无章地获取知识是无用的,因为单方面输入无法彻底刺激大脑,要想把看过的东西真正用起来,就必须要真正的阅读——也就是精读。
什么是真正的阅读?根据《启动大脑》里的观点,阅读的完整定义是:辨识——吸收——内部整合——外部整合——保持——回忆——交流。我们大部分人只做到了三步或是前两步,也就是只是吸收并理解了阅读材料地信息,甚至于很多人只是吸收信息,至于其他全然不想。我将这种情况总结为“阅而不读”,这就是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其实每个人每天的阅读量很大,但是基本无用,因为碎片化的东西无法产生优秀的思维碰撞,而因为其碎片化而模糊,就算是出现了灵感我们也无法将其记录并输出。
真正的阅读是动态的,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有时候经常在与别人聊天的时候迸发出一个观点,而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想不出来,这就是交流的好处,而读书就是与一个个作者交流的过程。书只是一个载体,背后是作者传达出来的意思表示,但是书一旦离开了作者就不受其控制了,为什么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这一千个人地层次水平都不相同,看哈姆雷特的感觉自然不同,有人能理解莎翁20%的意思,有人能理解90%,有人是0,这一方面又每个人水平层次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跟阅读方式和思维模式有关,刚刚看到一篇讲自学的微信文章,其中有一个方法就很不错,
What——作者说了什么?
HOW——他是如何说的?
Critique——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Reflecting——对你的生活是否有帮助?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完整阅读的第四部分——外部整合,当然,到这一步还没有算走完阅读这一步,后面还有三步,保持(记笔记)——回忆(内化)——交流(思维碰撞)。我认为以上才是读书的正确姿势,盲目地被书中观点所左右的人是可悲的。
既然说到速读与精读,我首先建议你去看李笑来老师的那篇《阅读只有一种:精读》,我同意该文章的观点,阅读只有一种:那就是精读,而大部分人的看书,充其量叫做浏览。
阅读说完了,现在来说说速读,我以为速读分两步,一是快速抓取信息,关注这块内容,相信你看完了《快速阅读》和《超级快速阅读》应该会有自己的体会。我下面要着重说明的是第二步,那就是快速理解,其实很多人读书慢并不是说他读的真慢,而是理解的慢,那这就与个人的水平有关系了,关于如何增强理解力的方法其实也就是最笨的方法,多读,多思考。读的多了,想的多了,理解力上来了,自然读的快,如果我开足马力的话,我今天应该能读完《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这本书,但是你能说我读完了吗?不能,因为我只是读完了,但是没有消化吸收。所以一味的求快并没意义,关键在于消化吸收并行动。最近看到一句金句,送给你“如果没有行动,那说明读书真的不能改变你。”
读书不是读给别人看的,而是读给自己用的,不要觉得自己读得慢,关键是看你自己吸收的如何。找到自己的节奏才是最正确的。
陈伟平
2016年2月21日于北京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