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佩服那些人群中的交际花,他们结识了很多人,在各种圈子里攀谈自如,叫人羡慕不已,但是随着见识渐长,我越发觉得朋友圈子精简不失为一件幸事。
我是个平平无奇的人,普通到站在人面前也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不像现在抖音快手里满天飞的俊男靓女,走在大街上随意一个pose就能吸粉无数;除此以外,我也是一个不太融得进大多数同龄人所处圈子的人,总觉得想法不在一处,价值观不一致,也不愿委曲求全去迎合他们,那样显得我自己很不自然且略显狼狈;总之,诸多原因导致我的QQ以及微信好友加起来也不过几十人上下,再去除那些平时不常联系的,所剩不过寥寥几人,就算只是和普通人相比,这样的圈子也是比较小的了。
之所以说觉得朋友圈精简是件幸事,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些朋友圈子比较广的人活得比我累太多了。除非我自己去打扰别人,否则晚上十点以后很少会有人找我聊天说事;我可以放心的在做事情的时候把手机调成免打扰,而无需担心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反正过上一阵子再打开手机,弹窗上不过只是多了几条app的推送而已;比起靠手机来交际,更多的时候我是用它听听音乐,看看头条,或是想些自己的事情,所以就算短暂的离开它,我亦不觉得有什么焦虑之感。
虽说自己朋友圈子精简,但我也不是什么沉默寡言之人,和我聊天的人大概很容易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发的文字都是一串一串的,是有信息量有意义的,而不是“嗯”、“哈哈”或者是信手拈来的几个熊猫头表情包这些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自己被敷衍的内容。因为平时交际并不多,所以我没有敷衍别人的习惯,别人找我说事情也好,倾诉感情也好,一时兴起吐槽两句也好,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会认真对待,让他们觉得和我交谈是能够获得见识以及心灵上的慰藉的,因而虽然不知道下一次聊天是几天以后亦或者是几周以后,但是每当好友有什么真正的事情时,他们总归是能念及我的,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倒很是欣慰。
所以虽然我的圈子小,但是凡入了我圈子的人,彼此之间总是有互相欣赏而能够长期维持情谊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圈子为什么“精”的总结,而至于为什么说圈子“简”,我想很大程度上归咎于自己在他人面前划出的清晰的界线。
社会如此复杂,时间如此宝贵,我们不能够在一些没有结果的事情上耗费太多精力,所以我不喜欢做些所谓“藕断丝连”的事情:拒绝即拒绝,不找十万八千个理由,让人觉得自己是有心无力的那一方;同意就是同意,一心一意说到做到,不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再反过来向人说一声抱歉;大道至简,很多人与自己不过萍水相逢,果断一点能够减少很多麻烦,不至于让双方被彼此拖垮,到时候好人没做成反倒被贴上了一个不靠谱的标签。
对于朋友圈子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只要最后这个圈子能够为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与宽慰,也就无需为彼此的观念不和而争论不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