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APP,每天半小时,搞懂一本书。
这是罗振宇在9月1日的“002号知识发布会”上的宣传文案。
从文案角度来看,这简直可以算是互联网文案的范本,既符合互联网时代简洁易记的广告特性,又完美地展示出了“得到”的定位和价值所在,让每一个听说过没听说过“得到”APP的人单单看到这句话就会产生明确的认知和强烈的好奇心。
但从"得到"APP的实质来看,这句文案更像是一个迷惑人的面纱。广告将“得到”APP塑造成一个碎片化知识学习的有效平台,只要用半个小时,就能搞懂一本原来需要花费4、5个小时才能看完的十几万字书本。的确,全世界有220万种书,人类图书有3.1亿本,每天传播的信息不可胜数,好看的书太多、要知道的知识太多,而我们的时间却很有限,就算穷其一生也读不完其中的一个角落。在讲求速度和竞争的当代,“得到”的出现契合了我们对资源获取的深切焦虑。在专业拆书人的解读下,一本书的核心思想凝练在几千字的范围内,用通俗易懂的语音传输出来,让我们快速接收到知识。
问题是,我们真的得到知识了吗?
一般情况下,得到知识的方式有两种:他人教授与自我体验。他人教授的方式我们并不陌生,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三尺讲台上,老师看着教材,拿着粉笔给我们说着一个个知识点。有人说,“得到”不也正是这样的模式吗?只不过传授知识的人由老师换成了专家而已,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区别。真的是这样么?我们将“得到”与最相近的语文教学进行对比:两者都会学习著作,但两者学习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差别。语文老师会把著作选篇拿出来一句句一段段具体解读,分析作者写作目的、写作方式、论证过程、内在情感,向你展示文字里隐藏的魅力。而“得到”是把作者苦心孤诣架构出来的格局打破,将里面的知识进行整合、聚焦,去除掉作者原本占据大部分篇幅的论证,罗列出论证结果,然后以语音的方式加以呈现。这就像一个人要给你讲《小红帽》的故事,他说,《小红帽》就是一个带小红帽的女孩机智地发现躺在床上的是假扮外婆的狼,在猎人的帮助下杀死狼救出外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机智勇敢对抗敌人。就这样,“得到”让故事只剩下一个故事脉络、结局,和一个本应读者自己思考的启发。
这样的脉络化碎片化的知识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
除了假装自己很有文化,听了很多书,知道很多书里的核心思想外,我们还能得到什么?且不去讨论“得到”的专家是否都是资格极深,单看这种拆书的方式,就会不可避免地带上拆书人的个人认知和偏向。这种认知又真的适合每一个听者吗?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读者而言,带着自己独特的认知与经验进入作者所塑造的世界,感受有别于自己人生的经历、思考全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才是阅读的魅力所在。“得到”看似将为我们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但与此同时也剥夺了静下来阅读的自我体验以及我们独立思考的方式,它要直接把装满知识的奶瓶塞进我们的嘴里,披着善解人意的外衣用温柔的话语告诉我们:不用阅读,别思考,乖乖接受就好。结果,我们得到了太过零碎的知识,接受地多了,内心的焦虑反而有增无减。
“得到”APP,很显然,是罗振宇曾提到过的“母性思维”和“父性思维”的完美结合体。它满足了我们快速获取知识的需求,又以一种假装温柔的强硬灌输给我们不用选择不用思考的思想结论。让我们在知识领域也变成了嗷嗷待哺的懒惰巨婴。
其实,人生虽短,但将时光花费在阅读上是很美好的一件事,一个人静下来细细阅读才能延展出自我时间的宽度、开拓出思想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