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决定着家庭教育的优劣。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让孩子健康快乐长大,激励孩子活出精彩人生。
但什么是真正的爱呢?真正的爱,不是溺爱,不是有求必应,不是让孩子长成自己希望的样子。父母以爱的名义,造成了很多伤害,却无知无觉。
以爱的名义 所犯的错
以爱的名义,行溺爱之错误
我小时候吃了很多苦,因此,我绝不允许我的孩子再吃苦了!
我爱我的孩子,因此,他的要求我有求必应,我怎么舍得让孩子难过?
这样的言论,你有没有听过?甚至,你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想法?
相信我,一定有很多这样的父母。然而溺爱不是真正的爱,溺爱养不出健康的孩子。
有求必应,必致骄纵;有求不应,必致自卑。
孩子所有的要求你都满足,孩子所有的情绪,你都照单全收,必然导致他骄纵和自大的个性。当他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和社会,会处处碰壁,因为没有人会再像他的父母那样事事顺他的意,而他已经养成了全世界围绕他转的意识,这是可悲的事。
他或许凭借后天的努力与持久的鏖战,可以恢复健康,但也会有很多不幸的人,会陷入严重的心理疾病中。
而有意压制孩子,为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故意处处打击孩子,从来得不到满足,必会导致自卑。这也是错误的。
真正的爱,是在孩子取得成绩时,给予及时恰当又具体的肯定,比如:“你能专注地学习1小时而不受干扰,真的很棒!”而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夸赞为:“我的宝贝真棒!我的宝贝真聪明!”
真正的爱,是在孩子犯错时,给予恰当的警告与惩罚,并明确告知他错在了哪里,而不是仅仅怒气冲冲骂他一顿。
真正的爱,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或受到委屈时,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与支持,而不是一味指责或不加分析地批评。
真正的爱,是关注孩子,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及时发现优点、偏差、困惑与问题,以适当的肯定、赞美,小小的警告与批评,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以爱的名义,行使指责与批评之权
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为自己可以随便指责和批评自己的孩子。以家长的权威,不加思考,仅凭直觉,随意指责和批评!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我为你操碎了心!
别的孩子学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你就不行?
你为什么见了人不打招呼?
头发染成黄色的,这成什么体统?
这样的话,听着是否耳熟?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可谓是家常便饭。然而,大多数批评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不满和愤怒,没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只会招致不满和怨恨。
有些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经常抱怨,说父母的严格教育并非真心的关怀,而是担心个人名声受到影响。比如,父母指责孩子穿着奇装异服,留长发等,但从来说不出这有什么坏处,他们的指责只是因为不想因孩子而丢人现眼。
子女对于父母而言,就像昂贵的衣服和首饰,代表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父母这种自恋情结非常普遍,看上去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其实有着惊人的破坏力。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真心的关怀与爱,父母在乎的只是别人的感受,别人的看法,这只会导致怨恨与逆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
勤于自省,才能走出这种境地。在批评孩子时,先进行自我反省:“我指责孩子,是确实为他好吗?是为他的完善与进步吗?“我批评孩子,是的确因他犯了错?还是他的表现让自己丢脸,让自己有挫败感?”“他的选择也许是正确的,我是否因一己之私或经验有限而觉得他是错误的呢?”
说实话,中枪的人中就有我自己。很多时候,我对于孩子的指责与批评,只因无法忍受自己的挫败感,或者预想与现实不符,从而使自己气急败坏,将怒火发泄在孩子身上。
对孩子付出真正的爱,是父母一生的修行。没有谁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只有不断学习,不停反省,付出辛苦与努力,才能向着合格父母前进。
父母并非不能批评孩子,实际上,父母爱孩子,就必须指出孩子的错误,但要采取谨慎而又积极的态度,避免仅凭直觉不加反思的批评,而且要允许子女指出自己的错误。
要让孩子知道错在了哪里,以后该怎么做,批评的出发点是对孩子的爱与帮助,而不是父母情绪的发泄。
以爱的名义,横加干涉孩子的人生
你是我的孩子,你必须得听我的!
我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了,我一定要把我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
作为医生的父亲,逼迫爱好艺术的孩子学医;身为学者的父母,迫使喜欢运动的孩子苦读书本,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以爱的名义,横加干涉孩子的人生,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只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误导,使孩子的内心充满痛苦。
真爱的重要特征,就是爱者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父母要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他的独立和成长。
爱我们的孩子,就要重视孩子的独特性,允许他成为自己,而不是父母希望他成为的样子!
以爱的名义,行爱的本意,不要让爱走向偏离。
做自我完善的父母
人的身体会衰老,停止生长,但人的心灵不会,心灵的成长可以一直进行,直到生命的终结。
因此,不要以为成长进步只是孩子的事,父母永远不该放弃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为孩子树立榜样!
再也不要说,“我这辈子没希望了,就靠你了!”这是懒惰的父母说的话,放弃自己的父母,如何为孩子指路,提供帮助?又如何让孩子钦佩你,信赖你?
帮助孩子成为自己
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独特性,关注他,观察他,帮助他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大力发挥他的优势;及时觉察他的劣势,以便弥补。
为他提供更多的机会,陪他体验更大的世界,帮助他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越早了解自己,成为自己,孩子便能越早取得成就,并收获幸福的人生。
最后,附上一首纪伯伦的诗,与所有的父母共勉。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黎巴嫩诗人 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