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当阅读无法共鸣时,继续读还是换书?

今天阅读的书有两本,第一本是我们的专业名著,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之前就开始读了,今天把剩下的部分读完把这本书结束。第二本书是工作要学习的知识《YES!产品经理》。

在阅读上出现只有从中获取知识,而无法获得与作者的共鸣的状况。今天的两本书,第一本书讨论的是较为高深的社会学观点,内容较为晦涩,我能达到的水平仅仅是明白书中讨论的意义,能读懂罢了,达不到那种可以与作者交流的高度。第二本书提到的内容对我来说是崭新的知识,没有对比性,因此无法对其评论与交流。但是为什么还要进行此类的阅读呢?

我认为阅读这些书的意义在于给予自己读懂下一本书的能力,即寻找一个参照物,来衡量自己的进步。所以,我给自己的要求就是多尝试。读书这事儿,经得起折腾。

其实,说到这个地方,应该举例论证一下我的观点,但是时间有点紧,就省去了。


一些题外话:

最近总是会有一种时间不够用的感觉,有点焦虑。究其根源就是想要的太多,心中有了太多的渴望,但是人的精力与时间是有限的。过多的需求只能有限的满足,自然产生出了压力。

适当的压力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可以督促自己不断的去提升学习,但是量过了就很容易造成负面效果。怎样控制压力呢?压力的产生上面已经提到,就是要给自己寻找需求点,制定较难完成的KPI。

千万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也不要说自己不行,现在开始努力,最坏也就是大器晚成。

当前的阅读计划是:

剑桥中国秦汉史(持续中,每天睡前读一个小时)

YES!产品经理(持续中,电子书,在坐公车时阅读)

文明之光(吴军,周末阅读)

接下来的书单(部分):

数学之美

无言的宇宙

汉堡统治世界

货币哲学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

人类群星闪耀时

30岁前的每一天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