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食堂吃早餐的时候,同事跟我们说他二年级儿子段考的事:
我儿子段考成绩出来后,拿回卷子看了下:语文94,数学96,英语98。看着这分,感觉考的还不错,结果老师把排名发过来一看:班级倒数第八名!再看下卷子,知识点都做对了,失分的地方都是粗心造成的。孩子这么小,有点粗心也正常啊,你还能让娃怎么样?可是看到排名倒数第八,你又不能不怎样,我一边抱着妹妹喂奶,一边看着做作业的哥哥,脑子里不停的想:该怎么办?该怎么办?感觉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压力太大了!
我们一众人在边上听到全部考九十几分的时候,纷纷说这么厉害,结果听到她说倒数第八的时候,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了,现在的孩子都这么厉害了啊!均分96分,班级里有56个孩子,排倒数第八,这说明有很多孩子考了3个100分啊!
我同事解释道:他们班是学霸班,有很多个小朋友在没上小学之前就学了英语、语文、数学。学英语我知道,还有人学语文数学?原来很多小朋友提前学了演讲与口才和奥数。怪不得。同事请了他儿子老师吃饭,咨询方法。老师说粗心看着是小事,不抓,以后就一步步成为习惯,以后就会养成做事不认真的习惯。说的做家长的更焦虑了。
儿子四岁,年初开始在培训机构学英语。上周四,老师下课的时候对我说:Mike今天又被扣了小星星,小星星总数是最少的哦!一听是班上最少的,为人父母难免焦虑。就像我同事说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你不比较,别人也会拿你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本来给孩子报英语班,就是想让他对英语感兴趣,可真上起课了,就不是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了。因为大家一起学,就难免会有学的好和学的不好之分。如果学的不好,怎么会产生兴趣,产生信心呢?他们班有几个女孩子学的比较好,然后也特别有兴趣,每次课一上完,当天晚上在家就能把单元歌给唱会了。那些孩子已经五六岁了,接受能力大概更强点,尤其女孩子在学语言方面又更快点。我儿子年龄在里面算小的,上课的时候坐不住,除非老师让他互动或者上台表演。如果乖乖坐在那听,没一会就不耐烦了。我知道这并不完全是孩子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陪着他每天复习新学的单词句子,多鼓励他的每一个进步。(早知道他的年纪在班里最小,我就应该让他晚一年学的,毕竟孩子小的时候差个半岁,接受能力还是会有不小的差别,更不要说他们班有些都比他大两岁了。)
作为家长,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竞争力的,是群体里面的领头羊,一旦发现事实和期望有差别的时候,就不免焦虑,一个是担心孩子自信心问题,如果孩子总是排在后几名,会不会越来越没有自信?一是担心如果学习跟不上,分不到重点班,上不了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还怎么出人头地?
连岳曾经在文章里提到: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能是最后一名?
是的,很多家长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最后一名,即使自己上学的时候也并不是学霸。曾经有个校长在家长会上说:孩子的智商都是遗传的,父母都不是学霸,怎么要求孩子当学霸呢?
更何况,即使是学霸,也不见得以后就能找到好工作,也不见得就一定生活的幸福。把眼光放长远,一次考试的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
说起道理都懂,可当现实生活遇到的时候,你怎么会不焦虑呢?你自己最宝贝的孩子,你眼里那么聪明的孩子,竟然比不过人家,你怎么能不气急败坏,不焦虑上火?
其实,教育孩子,最关键的还是要提升父母自己。提升自己的眼光,提升自己的格局,在教育上,要有长远的眼光,把握每一个能把握的当下,不焦虑一时的得失,心态要平和,当所有人都认为你孩子不好的时候,你要对孩子有信心,并且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并且切实的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帮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进步。
为人子女不易,为人父母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