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是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是每一名党员的必修课。如何让“必修课”成为“抢修课”,破解党课供应不足、形式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实现授课主体、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的多元化,是基层党组织需要下决心、下力气研究解决的问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终身课题,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革命烈士方志敏在英勇就义前仍坚守着信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面对酷刑,夏明翰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改变信仰,他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在理想信念之光的照耀下,从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党的各项事业乘风破浪。新时代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把党的初心、使命铭刻于心,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矢志把“十四五”规划绘就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在基层党组织中,党组织书记往往是党课的主要授课人,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听”得多、“讲”得少。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骨干力量,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和基础,往往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党课不仅要请党组织书记讲,还要请党员领导干部讲;不仅要请党员专家学者讲,还要请革命英雄、劳动模范和身边榜样讲;不仅要请党校教师讲,还要请普通党员讲,以不同授课主体对党政策理论的学习、感悟和实践,开阔党员视野,增长党员见识,激发党员思想共鸣,坚定党员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从1921年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红船,到今天“中华大地春秋美,国泰民安日月明”,共产党人出色地履行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新征程、新蓝图,党员干部不仅要“沉浸式”学好党史,更要汲取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三种力量”,在学史崇德中坚定理想信念、齐心协力奋斗、勇于担当作为,向着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奋勇前行,让红色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加强党员教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