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项:内容总结
提问——倾听——反馈
这次和之前的课程,我们先围绕“提问”而设置,本次讲的更深入一些,总结为:
1.会谈内容——解决心理问题分为:
现实,有什么事件诱发;
影响,症状体现知、情、意、行;
深层:历史层面
2.意识层次
表层:显意识,比较清晰,容易调控
中层:前意识,努力可以显现,可以调控
深层:潜意识,难以显现,失控状态,无时 间空间观念,可直接被事件引发
心理过程大部分是潜意识的,文明文化是压抑的过程,是超我对本我的压制而生成
潜意识本能分为:生本能包括吃和性
死本能是攻击性
举例来说,当前发生的事件,比如挨了批评伤害指数为5,个人感觉可能会到50,那么有45都是过去体验的累计重现。
宣泄这些情绪的方法有绘画,空椅子,沙盘等
释放:最安全的方式是悲伤,属于净化式疗 愈;愤怒也可以释放,属于伤害式
转化:积极,正性解读
3.咨询师问话:为了建立关系,收集信息
目的是,让来访者清楚自己怎么了
提问类型:开放式,摄入阶段,初期适用
封闭式,澄清反馈,中后期用
问话模式,需要扩展,多举例子,自我不清晰时,需要邀请其代入假设。
第二项:咨询中的觉察
提起这个感觉写出来很困难,回忆起来很模糊,时间很短,但也交互体验了。这或许就是问题所在,一到咨询中就顾不上流程了,只想给她力量,帮她看到情绪背后的积极因素,其实这只是一种自我认知,一厢情愿,让人情绪难以抒发,卡住了,也许是自恋本能作怪!感觉很惭愧,方法失当,欲速不达,是反应迟钝,练习不足的原因
做来访者时,感觉还不错,谢谢咨询师的用心陪伴,进展快了一点,也许是时间的原因吧。
总之,我们都善于抽像化的总结和概括,忽略了细节,细节的把握才应该是咨询的精髓所在
第三项:对倾听层次的理解
倾听应该是个很难做好的事情,因为我们不是聋子,平常都一直在听,可听到的都是我们自己想听到的,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东西!要想听到来访者的内在声音,管住大脑不以自己的认知去评判和解读,那是很难做到的!这个需要很深的功夫去琢磨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