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我老家附近的梁岔街上,这个名“老张家电”的家电修理部是街上的一块老招牌了,以前叫了多年的"小张家电”,近些年才改成了现在这个名字。
以前,父亲是这里的常客,家里有什么家电坏了,父亲就用车子背来找张师傅。现在,父亲年纪大了,又不会骑电动三轮车,一些大的家电坏了他再也没有办法了,只得等我回来拿去修。
当我按照父亲的指点,累累巴巴地把坏电视搬进修理部时,才发现这个十几平方的小屋里已经坐满了人。一个正在那里忙活的中年男人向我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我猜想他就是父亲常说的张师傅了。
张师傅穿着很讲究,他的上衣和裤子都是笔挺的,没有一点灰印。这让他与周围衣衫破旧随意的农村人区别了开来。他修理家电的时候,都是把胳膊抬得高高的,从不让衣服沾到那些旧电器上的灰尘。他只用一双手在那里优雅地操作着。
他在修电器的时候,还不停地打着嗝。他自言自语说,昨晚又喝多了,到现在还满头脑都是酒。哪里想喝的呀,天天有场子,今天中午又要喝。他一边抱怨着一边展示着自己生活的优渥。
他的面前排着一个旧台扇,一个电炒锅,一个电饭煲,我的电视排在第四位。旁边有几个老头坐在长条板凳上眼巴巴地等着,还有两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因为见了生人而紧紧地贴在一个老头的怀里。
不时地有老头老奶奶走进来,说家里的洗衣机坏了电视没台了,当张师傅具体问他们的电器是什么牌子时,他们想不起来,作急时就说,就是上次在你跟前修的那个。
在我跟前修的哪个呀,就是医生也不能把每天看过病的病人都记往啊。张师傅笑着爱莫能助他说。
还有很多人插进来,手里紧紧地握着一些小玩艺拿来让张师傅瞧瞧。张师傅随手用手里的工具捣鼓了几下,好了。来人问多少钱,张师傅说不要钱,来人就恋恋不舍千恩万谢地走了。
我在一旁观察,张师傅的收费很低廉,不换零件的一般不收钱,换了零件的收费也就在十到四十元之间,难怪有许多老年人在城里帮子女带小孩上学,小电器坏了都用蛇皮口袋背回来修,他们说就“认”张师傅,家电一坏自然而然就想到他了。
二
我们在那里等着,有一个手里搀着一个小孩的五十岁左右的妇女很火爆地过来拿她已经修好的电磁炉。那个妇女带着孩子刚走,旁边的一个老头就问,张师傅,刚才人那女的给你十元钱,你怎么找给人家五十元啊,你是不是和她有一腿啊。
哈哈哈,你这死老头子,贼眼尖呢,怪不得你儿媳妇不敢和你在一起过呢。你晓道就晓道呗,非要说出来做什么。
我被他们的话弄得摸不着头脑,剩张师傅不在意,我用手碰碰旁边的老头,真的还是假的?可那个那头却一点也不顾忌,故意放大自己的声音说,真的假的你去问他啊。
我被这老头弄得一时有点发窘。可张师傅却不在意,他边玩着手中的电器边解释说,人家都说我和她有一腿,其实哪有这回事,她和我小学是同学,她的男人以前在外面打工,舍不得吃,一天只煮一锅米饭,水都舍不得烧,渴了就把嘴套在水龙头上喝一肚子,后来就得病死了。
有一次,她带着七八岁的儿子到门市上来找我,说她家的洗衣机坏了,弄来不方便,请我去帮她修一修。那时她三十多岁,男人死了也没改嫁,只和一个年纪大的婆婆还有小孩相依为命。
你们知道,我开了这么多年的门市,是从来不上门的,农村人家路太远大耗时间了。但是因为我们认识,又看到她家这种情况,就抽时间去了。
洗衣机毛病不大,我没花多长时间修好后就要走,没想到她竟然拼命地留我吃饭,自己不好过分拉,她竟照发动了她的儿子抱住了我的腿不放手。那个小子当时真听他妈妈话,就像一条小狗一样叫咬就咬。
没办法,我只好留下来吃饭。没想到,她竟然杀了自家的一只小公鸡让我喝酒。那时候,乡间除了猪肉包饺子,以及豆腐千张什以外,没有什么好吃的。小公鸡一般人家都舍不得吃,留卖给城里人吃,换点钱补贴家用。
自从那次以后,她家里一有电上面的问题就来找我,我一去她就杀小公鸡让我喝酒,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吃过多少只她家的小公鸡了。还有我每次去,她家的酒竟然不用买,直接从家里拿,看样子都是平时准备好的。
现在,她儿子长大了,早早地结了婚,生了一个女儿让她在家带,两个人都在昆山打工,只有春节才回来。她家有什么大的电器有毛病我还上门去修,有些小的电器坏了她就逢集带过来给我修。
修了她就给我钱,给钱我就不想要,两个人在人面前推来推去的,也不好看。后来,我在背地里对她说,你给钱,我收着,我找钱,不论找多少,你也收着,再夺来夺去的我就不到你家去了。
她真还是听话,不再和我夺了。可是她又在逢集时经常给我送草鸡蛋来,说这些鸡蛋都是她自己养的没喂一点饲料全喂粮食的母鸡下的。
嗨,死老头子,修好了,今天要不是你多嘴,我哪里能说这多话啊。等以后见到你儿媳妇,我要问问你是不是每天都给她打电话。
那个爱说话的老头又和张师傅调侃了几句,拎着修好的电风扇,满意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