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读书感悟,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怎么找切入点,怎么写怎么安排思路才好?
读书感悟怎么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找内行:找擅长写读书感悟的人,请他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
有人擅长写读书笔记和书评,写的多了自然有其心得,我们要向这些高手多请教,从他们身上学习写读书感悟的技巧。
二、去模仿:搜索网络上写的好的读书感悟,自己去模仿。最好的学习就是模仿高手。《中国教育报》中的栏目“教师书房”,会定期刊发一些读后感或者书评,一些公众号如“缩书”“十点读书”等,也会定期推出一些读书感悟类的文章和书评,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模仿的对象。时常去拆解、分析,然后自己模仿他们的笔法结构。
三、学起来:加入读写训练营。加入一些读写训练营,跟着名家学习写作。这也是链接名师最好的方式。
张祖庆老师的“谷里书院”,定期举办写作培训。作家无戒老师、弘丹老师、洞见君都有自己写作训练营,有意向的朋友都可以去付费学习。
海南名师熊纪涛老师在直播中,曾介绍自己的“三个一策略”:
引述:摘抄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可以做一些改动,不要完全照抄。
反思:反思自己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反思问题背后的原因。
改进:既然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就要思考去改进完善或者弥补。一是找到改进自己问题的对应点。书中哪些地方可以应用在自己教学实践中,剖析原因,改进自己的教学。二是分步骤去改进。比如,我去年暑假跑步两个月,减肥4斤,开学半个月运动量下降,体重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今年五月,我在提高运动量的同时,控制饮食,无论谁再劝说,吃饭七成饱,最喜欢的面食也是偶尔尝一下。体重控制的很好,有不少异常指标开始正常了。我想这就是改进。
接下来,谈谈写感悟时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点?
会迁移。从书中的一种现象,想到另一种现象,想到另外的解决方法。
会引申。从书中的理论观点去引申。用这个理论解决类似问题,会出现什么情况,应对的策略将是什么。
有复盘。反思自己以前为何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自己存在哪些知识漏洞,将会做出怎样的改变和调整。
切入点从来不是单一的,从一句话,一则故事,都可以引发一段思考。写一二百字,四五百字均可,没有固定限制读后感必须写1500字以上。除非你是为了投稿某栏目。
有朋友读完中岛孝志的《四点起床》后,觉得四点就起床在中国行不通,他觉得自己做不到,但凡脑子正常一点的人也做不到。我说,你做不到四点起床,那么能否做到五点起床,六点起床能不能做到?只要比你平时的习惯早起半小时或者一小时,早起的这段时间用来学习成长,就是你的进步和改变,就不枉你读过这本书。
读书感悟,重在读完后,从中读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如何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书中再好的理论和方法,如果不能使我们认知上有所提升,在工作上有所改进,在行为上有所转变,书就白读了,想通过读书提升只能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