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有轮回,善恶有报应。
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些话都有道理,你必须相信。这都是经验之谈,是经典之语。牢记这些话,不要怀疑它的真实性及灵验性。否则,吃了亏再回头,为时已晚。还有人根本不回头,一条道走到黑,结果现世现报,最后撇得一无所有。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红楼梦》里王熙凤是典型代表,可人世间有多少个‘’王熙凤‘’,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人财两空?聪明之所以会误身,全因‘’聪明人‘’不厚道,机关算尽。他们行事全是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上,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别人的利益。说清楚,就是不行善,最终遭到报应。
高加亮就是一位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物。他一生做了几桩生意,有的是与人搭伙,有的是独家单干,最终结果是他赚了,伙计们变成了背黑锅的,亏了。高加亮太聪明,当时看起来是他赢了,其实是输了,输得很惨,输掉了儿子,输掉了家庭。
高加亮聪明绝顶,生了两个儿子傻蛋加憨种,妻子也得了中风,吃喝拉撒时刻要人侍候。
说起高加亮他确实不一般,从小就是‘’鬼机灵‘’,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都被他哄得‘’啼啼‘’转。长成小青年,更是巧说会啦,土坷垃都能说成堆,人又长得精神,眼睛大大的,嘴唇薄薄的,牙齿白白的,许多姑娘被他哄得团团转,还有几位争着嫁给他,最后他选中了赛貂蝉王艳花。
金屋藏娇他实现了愿望,家财万贯还没影子。高加亮便开动脑筋寻找财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找到了发财之道——开办榨油坊。
那年月百姓日子很不富裕,一年到头一家人吃不了几斤豆油,大都是省吃俭用攒到年关换上一二十斤油,然后买上几斤肉,炸上两篮子肉疙瘩面丸子,过个肥年。就是这过年用的大豆油便是赚钱的财路。因为就近十里八里没有油坊,要想大豆换豆油就要跑到六十里外的道东油坊换取,来回跑一趟要用一天多的时间,费工又费力。人们都盼望着就近有个油坊最好,高加亮看准了商机,他的油坊应运而生。可一开始干不能空手套白狼,要投资、买机器、买设备,还要买大豆,高加亮目前还没有这个财力,他一人办不起来,必须找有财力的合伙人。找谁呢?他妻子说:‘’村东头董家是最好的人选,一家人实在,董老大又有力气,打油抡大锤是把好手。我娘家与董家又偏着亲戚,动员他家合伙肯定答应。‘’
一点不假,王艳花亲自出马找到董家,她说明来意后,董老爷子欣然应允,还高兴地夸奖高加亮有眼光,看准了一门好生意。
家定下来了,后来又说通了两个邻居入伙,就这样油坊很快开张。
起初油坊生意很红火,十里八村的人家都来高家油坊换油。价格是一斤豆油收取加工费两角钱,这利润很可观,生意很划算。
别看高加亮年轻,做生意确是一把好手,他懂得经营之道,要做稳生意首先取得顾客信任,因此他的油坊绝不缺斤短两,油质也清纯,没有半点掺假。就这样油坊换得好名声,不少客户相信油坊诚实,便把家中大豆全部寄存在董家油坊,最多一户寄存四五百斤,很快油坊库房盛满了大豆,数量有两三万斤之多。高加亮心中窃喜,常常来库房查看大豆库存,暗暗点头。
转眼两年过去,高加亮的油坊赚了不少钱,入伙的几家都得到很大一部分红利,尤其董老大,尽管出力辛苦,却分红最多,还是心满意足。
俗语‘’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好生意不可能一家长期独做。随着百姓的日子逐渐变好,食用油的销量逐步增加。为满足百姓所需,政府办起了一家大型榨油厂。这一下高加亮的油坊受到严重冲击,客源迅速减少,大豆库存只减不增。这下急坏了高加亮,他深知他家小油坊没有竞争力,很快会被吃掉,他便召集几家合伙人商议,说:‘’政府办了榨油厂,我们的生意要走下坡路,油坊不能再干,我们要尽快处理库存大豆。我已经想好了,把大豆转给大油房,可卖高价,因为我们家豆子数量大,卖给谁都得出高价,这样我们会赚到一部分差价。‘’
董老大说:‘’人家主顾来取油,大豆没了怎么兑油?‘’
高加亮说:‘’这好办,我们从大油房批发豆油也能赚钱,我们需要的数量大,价格可优惠。这样一来一往我们会赚不少钱,胜似自家开油坊。‘’
几家合伙人觉得高加亮说的有道理 就再没人提出质疑。
人们都太实在,这只是高加亮的权宜之计,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高加亮取得合伙人的同意后连夜雇来了两辆大车,一夜之间把库存大豆全部转卖给大油房,所得款项他自己装进腰包。然后又从大油房批发了五百斤豆油放进自家油坊,以备燃眉之急。
回到家高加亮交待妻子收拾行装准备跑路。他的妻子也和他一路货色,对丈夫的不仁不义表示认同。两人准备好了一切,然后又若无其事地在油坊呆了两天,第三天晚上两口子便携款外逃,去向哪里谁也不知,家里的烂摊子甩给了董老大及另外两个合伙人。
那年月没有报案之说,政府也没有追逃追赃的义务。人跑了就跑了,你亏了就亏了,各人认命。
高加亮身上有了一万多块钱,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有了这笔钱可以办大事。高加亮很聪明,他不会坐吃山空。他要把这笔钱用在刀刃上,去挣大钱。他走进大城市,走访大市场,经过观察他看准了茶叶批发生意。
卖茶叶是小本暴利,十元一斤的茶叶来到北方可卖五六十元一斤,五六倍的利润,堪比中草药。
高加亮打听清了进货路线,马不停蹄来到浙江,十多天便购来了第一批茶叶。接着跑市场,找销路,问价格,不到两个月第一批茶叶卖完,赚得个盆满钵满。
这时,他的第一个儿子也出生了,双喜临门。
第一次茶叶生意做成功,第二次、第三次更是顺利,生意红红火火。儿子也渐渐长大。
一天,高加亮进货回家逗引儿子,竟然发现‘’宝贝‘’不会笑,眼神也不对,看人直勾勾地。高加亮觉得情况不妙,他赶紧抱上儿子去医院检查,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小儿痴呆。高加亮听此结果如雷轰顶 ,他恳求医生救救儿子,医生回答说:‘’没有好办法,目前医疗水平对此病束手无策,就是以后科学技术发展了对这种病也是‘望病兴叹’。对不起,抱孩子回家去吧!‘’
高加亮说:‘’医生,我不怕花钱,求你想办法救救孩子吧!‘’
医生说;''你就是家有金山也无济于事。‘’
高加亮无奈,把儿子抱回家。看着胖乎乎的儿子,他长长叹了一口气。
愁也没用,傻儿子还是要养,生意必须得做。
大儿子傻,再生二儿子,三儿子还能都傻?
又过了一个多月,高加亮又携款南下。来到当地收购商家,他办了一桌丰盛的酒筵,请来了几个伙计,几个人推杯换盏一直喝到天黑方散。
收购商觉得高加亮够朋友,答应帮他收购一批上好的春茶,再从朋友处转手一部分碧螺春,让高加亮的生意再上一步台阶。
朋友帮忙,这一次收购需要钱款两万多元,已超出高加亮的付款能力,他带来的钱全部用上还差五千多元。这下可难住了高加亮。返回家取钱,家里也没有这许多钱。退掉一部分货,他又舍不得,因这批货成色太好,更容易赚到钱,他左思右想拿不出好办法,最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让收购商先行垫付,等茶叶出手后再回来补钱。
这倒是个好办法,可高加亮又怕人家不答应,毕竟自己是远道来的客商,人家不知根知底,又找不到自家门户,恐怕不会答应。他心想,行不行先试试看,张口三分利,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许人家会答应。
到了晚上,高加亮又办了一桌酒宴,他把收购商请来,热情劝酒,喝到二八瓯,高加亮把他的难处说出来,请求伙计帮忙。
那收购商被高加亮的两场酒席感动,爽快地答应了高加亮的请求,同意垫付,只说不当事,欠款等下次进货一块付清也不迟。
高加亮千恩万谢,客气地送走了收购商,然后关门睡觉。睡到午夜,高加亮做了个美梦------
他坐在船头,对面有一美女相陪,两人谈笑风生。头顶一轮明月照耀湖面,湖水如镜,两月一个天上,一个水中,遥相辉映,美轮美奂。湖中小岛绿色笼罩,如青螺般矗立水中。夜行鸟也不时鸣叫两声从头顶飞过,那景致如入仙境般美妙,令人心旷神怡。高加亮眼望船头美女,心中一阵躁动,真想抱美女亲近一番,可恨船家未眠,仍在操舵行船,苟且之事不能在眼皮底下运行,他便强压住欲火,眼瞅着美女发呆。美女笑容满面,望着高加亮,说:‘’帅哥,你家道殷实,洪福齐天,这一船香茗你又会赚发,再配一份意外之财,你今后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好。如有缘,我们还会再见面,那时我将会是你家一员,或许是做个偏房,恩恩爱爱,也不枉我一生。大哥,请小妹以茶代酒敬哥哥一碗,我就此别过,前面小岛就是我家,不再打扰,你就抓紧行路吧!‘’
高加亮双手接过茶碗,一饮而尽。喝光了茶水,再想讨要一碗,转脸不见了美女-----
高加亮昨晚喝酒太多,由于缺水口渴难耐,砸吧砸吧嘴,醒了。他回想梦境,心中暗笑,感觉此梦是个吉兆,此行一定有财可发。
高加亮下得床来,喝足了茶水,已无困意。他早早来到码头,开始雇人装船。
五天后他回到了家里。
妻子找人卸船。一帮人忙活了一整天,茶叶卸完。
高加亮在家里美美睡了一觉,醒来后他把赊欠的事告诉了妻子。妻子竟然说:‘’有这样的傻蛋,不给足钱就让装货?这是天上掉馅饼,这意外之财不发白不发,卖完这批茶叶我们就不干了。我们只卖茶叶太单纯,发不了大财,今后改做别的生意,这欠款就永远欠着,找上门来就给,找不上门来就散。‘’
高加亮听了妻子的话没表示反对,因他也有这个想法,二人不谋而合。他先前没说是怕王艳花反对,不料妻子也有这种想法,看起来这财该发。
一船茶叶很快批发、销售完结。由于此船茶叶成色好,质量上乘,出手价格很高,高加亮又一次赚了个肉满膘肥。今天他手里已有了很可观的一笔积蓄。他告诉妻子说:‘’我们现在手底下有钱了,可以甩掉茶叶生意,改做经营金银首饰,挣富人的钱,那财更肥。‘’
王艳花说:‘’金银行业有风险,你是门外汉,成色好歹你不懂。‘’
高加亮说;‘’谁人一开始就懂?不都是学来的吗?‘’
是的,高加亮说得对,啥知识都是学来的。凭高加亮的聪明天资,没有哪样生意能难住他。他四处‘’拜师学艺‘’,眼看口问,很快便摸清了里面的门路。何处进货,如何判断成色,如何确定价格,如何推销,他都一清二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很快租好门面店,然后挂红放鞭,开张营业。
同一种生意,别人能赚三成利,高加亮能赚四成,原因是来了顾客他会察言观色,又巧说会道,心理学研究个透,生意没有不成的,顾客在他这里多花了钱还落个欢欢喜喜。
高加亮太刁钻,太会坑人。他告诉妻子,说:‘’金银行业是冷门儿,质量好坏有几人通晓?成色足不足几人看得懂?好坏我们自己说了算,价格高低我们随意定。买金银的人家都是有钱人,生意上不好意思争竞,往后准发大财。‘’
王艳花听了丈夫的一番高见,向高加亮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又反手指了指自己的肚子。高加亮眼睛一亮,马上明白了,妻子又有小宝贝了,又是双喜临门。可这一次高加亮并没高兴地手舞足蹈,他多了一份儿担心。大儿子是傻子,二儿子是否会步老大的后尘?他有些后怕。
高加亮告诉妻子说:‘’我真有些担心,老二可别再是小儿痴呆!‘’
王艳花听了丈夫的话,拉长了脸,嗔怪说:‘’臭嘴,屙不出好屎!‘’
高加亮摇了摇头,很快走开。
半年过去,高加亮二儿子出生了。他在儿子满月后迫不及待地来到医院,又找到给大儿子看病的王医生。王医生给二儿子做了全面检查,然后摇了摇头。
高加亮明白情况又不乐观,他长长叹了一口气。
王医生说:‘’目前状况还不太明朗,但有问题是定而不可疑的了,以后随着发育变好的可能性也有可能会发生。‘’
高加亮与妻子听了医生的话心情很沉重。回到家里两人相对无语。妻子抱怨老天不公,说两个傻子都‘’赏‘’给了自家,真不睁眼。
高加亮的生意顺风顺水,可两个傻蛋儿子让她头大如斗。大儿子整天流着口水,前衣襟从未干过,走路也是一瘸一拐。二儿子走路倒稳,也不流口水,可是他只会‘’啊啊‘’,其他话一句也不会讲。
就这样,高加亮生意上财源滚滚,家庭上‘’破烂不堪‘’,两个傻蛋儿子他看见就心烦,就难过。妻子说再要个小三儿,高加亮听后头摇得如拨浪鼓,坚决反对。他说两个傻蛋儿子已经够受得了,再来个憨三儿,日子就别过了。
就这样十年很快过去。这天晚上高加亮喝了几杯白酒然后上床睡觉。不知睡到啥时,一个白发老者来到他的面前,指着他的鼻子说:‘’小子,你的生意很红火,你也赚了个金山,可是你发了多少不义之财?你却执迷不悟。钱再多又有啥用?没人会花。你的两个儿子都是傻子,那是你的报应。你太精明,机关算尽,上天送给你两个憨儿子就是对你的‘’奖赏‘’。你心太硬,你的妻子也不是善良之辈,你们夫妻俩一唱一和,坑了多少人家。你的好日子到头了,从此便走下坡路,会是有财无人!‘’老者说完,不等高加亮搭话转身便走。
高加亮在老者背后大喊:‘’你胡说!老头,你站住,我有话要问你,你等一等。‘’
老头头也不回,说:'别追了,明天即见答案。‘’
高加亮醒了,他睁开眼寻找老者。突然听到对面床上有‘’呜啦呜啦‘’的怪声。他起初以为是二儿子的声音,仔细一听,不对,是妻子的声音。他迅速起床,揪起妻子的耳朵大声呼喊,却不见妻子醒转。高加亮搬起妻子的头,王艳花猛一睁眼,他两眼发直,嘴角流沫。高加亮一阵心凉,心想,坏了,妻子得了脑中风。完了,这就是老者说的‘’下坡路‘’呀!
高加亮看看中风的妻子,再看看两个睡觉流着口水的儿子,他‘’呜呜‘’地哭了,哭得很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