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胸中万字,笔底波澜

        以前,我也经常手抄苏词,但是不像这次,特意买了一个精美的笔记本,重新把我喜欢的苏词进行汇总。

        苏词总能用寥寥几笔绘出江山如画,或是人间清味,每有意抄之,便有意诵之背之,更有心赏之悟之。抄到兴起时,有感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随心而动,“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时过境迁,“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随性放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比邻天涯,“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袖手闲看,“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有恨难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和泪断肠,“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春日纷扰,“飞雪似杨花,杨花似雪”的循环往复,“且将新火试新茶”的诗酒年华,“微雨过,小荷翻”的初夏,“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的江景,“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它自美”的美食心得,“亲射虎,看孙郎”的老当益壮,“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我未老,“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物我合一,“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的及时行乐,“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的黯夜乡思,“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自嘲,“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的山水之志,“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仙风道骨……如此这般,读之如获至宝,像是穿越时空,和东坡居士来了一场相隔千年的对话,苏轼懂我。

        我不禁思索,千年之后,现代人为什么写不出也参不透苏轼的诗词论赋?因为古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车马出行,书信来往,日子过得很慢,每一次的感情沟通或相聚都很珍贵;现代社会完全不同,农业不再是主导产业,工业和服务业涌入人们的生活,高楼拔地而起,雾霾挡住了日出,加班错过了日落,想家了,一个电话就能听到家里的声音,一个视频就能和家人远程交流。看起来,现代生活十分便捷,可时间却变成了碎片。科技似乎提高了人们的能力,一个人一天可以做很多事,但生活却在鸡零狗碎之间日益匆忙,人们腾不出像苏轼那样“欹枕江南烟雨”的时间,即使去心怡的景点旅游,也总会碰到人山人海的喧嚣和阻隔,匆匆拍几张相片后,生活又回到了“正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感受力下降了。西湖很美,苏轼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很多人都会背,可真的能理解和体会到其中真味吗?

        作为东坡先生的爱好者之一,我能做的就是一遍遍重复融入他的宏大意境,用随时间成长的心不断感受他的肺腑之言。向东坡先生致敬!临终前,你在常州说,如果认真度过每一天,那每一天都像处在极乐世界,又何必往生西方呢。只是未知,你那不羁的灵魂现在何处?我猜你已经“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了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
    疏梅筛月_4303阅读 425评论 0 1
  •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汉唐雄风阅读 22,137评论 0 2
  •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造诣极高,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成就之高足令后人高山仰止,其作品无论何时读来都令人...
    汉唐雄风阅读 1,201评论 0 10
  •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词的导言 敦煌曲子词 菩...
    漫游在云海的鲸鱼阅读 2,004评论 0 7
  • 命题有点大。 中国文学史悠久漫长,优秀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理当被人仰望和尊崇。但如果可敬的同时又能可爱可亲,就凤毛麟...
    快乐人生老陈阅读 5,242评论 10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