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那么一天,比如自己的生日,比如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会用与众不同的形式,庆祝自己又长了一岁,我们会用相同的形式,庆祝我们的民俗节日。王总公司里也有那么一天,不是生日,不是节日,每年一月十日,公司人员从他开始,无一例外,不管经理还是员工,一日三餐不许进食。初闻,甚觉惊异,这是什么公司,什么地方,竟这么没人性!寒食也不过是不见烟火,也没这般折腾人。我有些气愤,这样的公司无论如何不能进。但奇了怪了,他的公司不仅没有倒闭,反而如火如荼,越做越大。见鬼,什么道理啊!
一个偶然的机遇,在朋友的宴会上,邂逅了这位王总。他西服革履,一身隆装,一看就是应邀的客人。可他,却站在大厅,俨然主人般指点客人落座,还亲自倒茶。他的热情,若不是主人也在,会让你恍惚觉得他才是主人。
直到最后和主人一起落座,他碰巧坐在了我对面。
席间,他依然端茶倒水敬酒,一脸谦卑,这和传说中那位不让员工吃饭的老总,大相径庭,他完全是一个中国暖男代表,而且,无论和谁喝酒,我发觉他除了满面和蔼的笑容,还有他的总比别人拿的低一点的酒杯,他总是让自己处在一个谦逊的位子,这引起了我的注意。趁着酒兴,我忍不住谈到了王总的那一天。他脸色立刻郑重起来:“是的,确有这一天”。他毫不避讳地和我们交谈了起来。
原来,出生在六十年代末的王总,老家在农村,那时的农村老家一贫如洗,除了有病在身的母亲,还有四个未成年的的弟弟,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支撑生活,在那样的大环境下,身为长子的他,艰难地读完高中,回到这片贫瘠的黄土地,看着衣衫褴褛的弟弟们,还有躺在炕上的母亲,他带着家里仅有的一元四角钱和十斤粮票,含泪进了城。
城里哪有他驻足的地方,打零工,摆地摊,睡桥洞……受尽白眼。有一次,他辛辛苦苦攒下来一百多元钱,准备买个三轮车做生意,却不料被賊惦记了。站在护城河边,他潸然泪下,身无分文的他,顿感前途渺茫,昔日怀揣的梦想,撞在现实的墙壁上,他再也扛不住了,也许,这小小的护城河就是最好的归宿,这里远离贫穷,薄凉。就在他要纵身一跃的时候,他听到一个女孩的声音,那女孩拉住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女孩还在上学,她们家境也不好,那天她是接卖菜的父亲回家路过这儿的。但她们没有嫌弃王总,在女孩家的帮助下,他又一次拼死拼活,从零开始 三年整,他硬是拼下了一间门市房,当然是租来的,总算有了立足之地。这之后,他苦心经营,越干越好,买房成家,帮弟弟们成家,接父母进城。几年时间,他愣是把整个家族从农村迁到城里。一个人成功逆袭的故事多见,一个如此庞大的家族逆袭,童话中的童话,实属罕见。当然,女孩家也不例外,他在城里买了最好的别墅送给她们。
如今的王总,连锁店都开到了别的大城市,他已经高枕无忧。他再次经过的地方,处处受人尊敬。如果不是女孩一家的资助,他不会有今天。他为了记住这段落魄的人生经历,为了不忘这份恩情,为了告诫自己,也为了让身边人不要自骄,要和善待人,他订了这个日子,并告诫员工,永远平视,不要小瞧任何人,尤其给那些像他那样在外打拼的人一方尊严。
“人在顺境容易忘本,每年有这么一天,我和我的员工就会脚踏实地,无论面对贫穷富有,我们一律谦卑,一律对等。这是企业的精神,我们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人。”王总的话始终在耳边徘徊。尤其,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任何一个人”,这五个字他重复了一遍。
终于知道他公司强大的原因了。一个老总,一个企业,常怀感恩之心,常把自己立于谦逊之地,没有理由做不好啊!
我忽然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该有那么一天,静下心来,好好审视自己的心灵,好好面对未来的路。那些尚在路上奋斗的人,他们怕的不是贫穷,怕的是别人的歧视,对精神的摧毁,对希望,信心的剥夺。很多人都渴望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那些困境里接受到的热情和信心,真的对人生很重要。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王总也不会有这样的境界。感谢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操守一方,淡泊谦恭,成为这个和谐社会的基石,成为在路上奋斗的年轻人的暖心旅伴,这也将是那些人多年以后的感恩。因为多年以后,那些人也必然会走出困境。是的,一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