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搞神经网络方面的研究,每当夜深的时候总会有各种思绪浮现,也常常会回想起自己大二的时候在学校某辅修专业报名表中写过的一些个人感想,今天索性就从邮箱中翻出来,再回首,才发现,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四年来,纵有迷茫万千,也都一直,在路上……
“我发现自己这十几年来学到的东西很凌乱,很多完全是碎片化而且比较浅薄的,导致了我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甚至连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我都搞不清楚。另外我总是觉得,如今教育越来越专业化,许多本科生容易陷入了自己为自己划定的圈子里而自我满足,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被自我束缚,成为典型的“理工科思维”。
要解决上面两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在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大概的目标,我要让自己融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去,那天我与韩鹏翔学长交流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可能他觉得很不可思议:一个理工科的人试图在各个领域都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其实这不是我最终的目的,我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系统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想在脑海中构建一个体系,我先从历史出发,以历史作为这个框架的主线。然后以各种各个学科领域为分支,不断地扩散开来,接着会发现,各个学科领域之间其实是密切相关的,有很多方法和原理是相通的,于是各个领域相互链接,最终成为一个巨大的网络体系。
我为什么会想构建一个这样的体系?首先,我假设自己的大脑是一个巨型图书馆,里面分门别类地藏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成为一个巨大的知识库或者称数据库。也就是说,大脑发挥着它的存储功能。而且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这些数据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他们构成了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常常会由某件东西自然地联想到另外一件东西,由现在的场景,猛然间回想起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或是某个似曾相识的画面。人为什么会有记忆?是因为大脑存储了这些数据。而当你尽力去回忆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记忆只是一张“图片”,它只是一个画面,你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是这个画面,但是你完全可以通过这张画面,回忆起整件事情的经过。无论什么时候你去回忆的时候,你脑海里看到的还是这张“图片”。
然后关键就是怎么检索和运用这些知识。大脑的整合能力非常之强,它能在瞬间让存储的知识完全展现出来,不像我们在图书馆翻阅文献或是在网络上检索什么东西需要较长时间一样,大脑的反应时间极短以至我们感受不到。我们输入的检索指令可能是一个场景,可能是一个问题,也可能是别人的一句话……这些东西其实就是一种刺激,感受这种刺激的正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感觉等。总之,一旦接受到这种刺激之后,大脑就会立即对其存储的数据进行调用。当所有知识都井然有条地储存在大脑中的时候,一旦需要,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它。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创造性的想法或者称创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当大脑中储存了所有的数据之后,经过急速的反应与整合而产生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灵感与创新来源于经验积累。人们的创新能力很低,一则由于大脑里存储的数据太少,一则由于数据太乱,一则由于没用的数据太多。数据太少得出的结果就会存在局限性;数据过乱就会导致各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难以表现出来,进而导致大脑整合能力下降;而没用的数据过多又会导致产生错误的结果。
上面这些只是我的一些猜想。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自己坚持自己的想法,定能有所收获。这种想法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很多时候自己激动得睡不着觉,陷入了无尽的思考。这也让我做了一些别人看起来不可理解的事:我曾把13级浙大的所有培养方案打印出来,然后列出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发现这些课程实在太多了;我曾想过把浙大图书馆整栋楼的藏书情况列出来;我决定看历史,看全球通史,看科学发展史,看文明史,看中国史。我想找一张很大很大的纸,把我看过的这些历史清晰而又形象地画出来;我想学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天文学、医学、生物学、化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最后我发现它们都上升到一点——哲学;我想了解世界的宗教,对此有很多疑问与困惑;我想了解中国的思想发展,了解封建统治与共和国之间的关系;我想了解当今世界发展格局,探索未来……我发现,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用一生去解决自己的疑惑,创造新的思想——人生的意义就是解惑立新。当然,纵观科学发展史,中国之所以落后,就在于其囿于实用性,而往往在科学理论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其才得到实质性的应用。所以,解决问题之后,还要付诸实践,这才是我的最终目标。正如法拉第所说,新生的婴儿,你说他有什么用呢?
虽然这种设想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我已经在不断地践行着。
”
——201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