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预设和生成不一样怎么办?

教学中,预设和生成不一样怎么办?

我都喜欢用学生好不好去选择上公开课的班级。所谓的好,就是学生有表现力,发言刚好是老师预设之中的答案。遇到这样的班级,是老师上公开课的一大幸,课堂教学出彩是毋庸置疑的。

可让老师最头疼的是,你想要的答案他要么打个擦边球,要么离题十万八千里。特别是公开课上,下面乌泱泱坐的都是听众,而学生却在一个问题上使劲纠缠,你想把他引进埋伏圈就喊打,可他就是不上当,老师也只有汗涔涔了……

记得苏教版二年级有篇文章《孔繁森》。当我讲到孔繁森为了帮助藏族的三个孤儿,自己不仅每个月去看望他们,还用自己的工资去支援他们读书。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孔繁森这样做,会对他的家庭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无非是让孩子们体会孔繁森为了藏族孩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可有个孩子就是不上套,他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说:“他老婆肯定觉得他有外遇了,还要跟他离婚。”天哪,仅仅二年级的小屁孩竟然会如此理解?

是批评孩子的思想不健康,还是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我选择了尊重孩子。语文即生活,脱离生活的语文学习是空中楼阁。孩子既出此言,一定是有他的生活经历。

我微笑着问:“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他把钱都帮助了别人,他们家的生活肯定就很困难。他老婆一定会生气的!”孩子肯定地回答。

这就是孩子的思维,简单而美好。如果老师一谓地强化自己的预设――孔繁森的无私奉献。这和学生的生活认知就有了距离。我们要求孩子说真话吐真言,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又一谓地教孩子说空话,说假话,这对孩子的认知是不利的。

有人说,语文是无关乎考试的学科。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哈姆雷特。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敢于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品质。不要因为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扼杀了孩子的个性。顺学而教绝对不是一句说说而已的口号!

赞 评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朋自云菲, 不亦乐乎, 扣人相扶, 知心就你, 至于寝坐安睡, 百思不得其解。 我曹,故我在。 心不动,而风不止...
    海上生明月金超阅读 207评论 2 3
  • 当你说:我需要…… 我知道那是最好的邀请 就像渡口需要旅人 就像微尘需要春风 像夜里的嫩芽需要渴望 在朝阳的窗台,...
    冰眉铁面阅读 210评论 0 3
  • 现在互联网资讯这么发达,只要我们再谷歌上一搜索,就会有像海浪般的信息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面对那么多的信息,很多国人...
    空背包阅读 1,595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