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书本身浅显易懂、诙谐幽默。看完了四分之一,发现里面的观点在我外婆平时的为人处事当中都有所体现,之前是当局者迷,现在才知道老太太人缘好不是没有道理的。下面来看看外婆说话的门道:
说话之道一:别人并不是为了伺候你而存在
外婆已到耄耋之年,住着8层的楼梯房,再加上南方空气潮湿,脚疾开始严重起来。看见外婆这么痛苦,做晚辈的心里也很难受。于是我妈和其他几个姊妹约定轮流照顾外婆,大姨懂点中医负责帮外婆推拿,我母亲擅长厨艺负责改善老人家的饮食,小姨热爱聊天负责陪外婆解闷。我在旁边看着觉得这画面很温馨,就跟外婆开起了玩笑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啊,还是生女儿好,儿子(暗指我舅舅)都不怎么着家!外婆笑了笑说:“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事业要忙,要不是你妈和阿姨都退休了,我才不会麻烦她们过来呢!”外婆就是这样老怕麻烦别人,哪怕别人是为了敬老爱老。每逢坐公交车,都会有年轻人给她让座,她会一直面带微笑地感谢让座的人,婉拒说:年轻人现在工作压力大,也需要坐下来休息...最后当然是别人执意要她坐下。外婆从来不会倚老卖老,觉得自己受到优待是应该的,她很感恩,也很知足!
说话之道二:转述第三方的赞美,让人更易接受
我们知道,人人都喜欢被赞美,学会夸人也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但有时不自然的夸奖会适得其反。外婆貌似早就看破了这点,平时大小事上都喜欢夸人,在适当的时候还会借助别人赞美的话夸对方,弄得对方喜笑颜开!有一次,我奶奶来看外婆,两位亲家许久不见,自然有许多礼数上的寒暄。事实上奶奶对我妈妈而言是个严厉的“婆婆”,妈妈也受了奶奶不少的气,但外婆并未说一句奶奶的不是,而是对奶奶说:“我女儿一直都夸你这个婆婆好,经常到家里帮她干些家务(这个是事实),给她减轻了不少负担,感谢亲家对我女儿的照顾啊!她能碰见这么好的婆婆是她的这辈子的福气啊!”听完后奶奶别提有多高兴了,回头她待我妈也越来越好了。
说话之道三、把对方“看在眼里,放进心里”
这一点我有深切体会,外婆是个知冷暖的老太太,前段时间因为她脚疾,我被妈妈派到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这期间,与其说我照顾她,不如说她照顾我,因为我在家会办公,顾不上跟她说话。她就默默地在我旁边玩游戏2048,时不时地摸摸我的手和脚,发现是不是冰凉,然后帮我把衣服披上,有时候会帮我续热水让我暖手暖身子。这个过程中表面上看我和她没有任何交流,其实是一种无声的交流。她关心我,但却不忍心打扰我,这种尺度把握的恰到好处,让我觉得老人家一直把我放在心里,让我有被“重视”的感觉。
当然,外婆的说话之道远不止这些,这三点却令我印象深刻。蔡康永在书中说: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可见,说话是令对方愉悦的活动,说话时应减少使用“我”的次数,多换成心“你”和“他”,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