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10:29,天空晴朗,寒风凛冽,树影摇曳,行人匆忙。
今天又坐了以前喜欢的位置,斜对面的女孩子也算是老相识了,总是很努力。旁边的男生感冒了,感觉他有点难堪,其实没事的。
最近一直在乱穿衣服,总是无法正确估计天气,衣服要么穿多了要么穿少了,昨天热的脸红了一天,今儿穿了新的白衬衣倒是看着挺利索,但是又实在冷了点。
今天还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还是要想想工作的事情。
昨天和准备出国的朋友聊了一下这件事,在利益不相关的他们的角度上get到了一些新的想法,打算来整理一下。
再来梳理一下我的心路历程:
- 秋招初期迷茫,海投,没有对行业、未来和自己的情况进行清晰的思考;
- 秋招中期,经过梳理个人情况与兴趣点,决定未来往互联网行业发展,忘掉专业;
- 秋招至今,没有结果,个人心态还好,但是最近被身边环境所影响,感到压力山大十分焦虑,想要尽快结束这一切;
- 上周,酒店选项突然重新出现,且至今为止几乎已经要拿到offer,因此原有求职状态被打破,节奏开始乱,在想要不要顺势结束秋招;
- 最近几天,既庆幸于有了“工作”不会失业,又怀疑自己是不是只是因为在压力下可以逃避才想要选择,还在想自己之后会不会遗憾后悔;
愁肠百转啊简直。
昨天其实初步做出了决定,但是在昨天下午写完文章后,又获得了新的信息和建议,因此实在有些挣扎。
新得到的信息和建议如下:
- 毕业后实习这个选项几乎不存在。现在企业的“实习生”都是在校生才会有实习证明、门卡等一系列正规的手续,没有在校生身份,那大概只能称之为“试用期”或是“打黑工”,工资什么的倒是没问题的。我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如果我是企业,我应该也会偏向于雇佣有学校保障的大学生,至少比一个社会闲散人员稳定。因此这条路又难走了一些。
- 在北京一个互联网行业做运营相关实习的朋友问了自己的领导,对方表示,如果之后打算走这条路,最好不要先去酒店行业做两年。因为两个行业虽然有相通之处,但是差别还是挺大,企业可能不会愿意雇佣一个转行过来,没有相关经验的人。因此,这条路也很难走。
- 我打算一辈子留在福建吗?如果是的话,那酒店的offer很合适,如果之后打算离开福建,那么两年酒店经历后,想离开福建应该难度系数也很高,想做其他行业就更是艰难了。
- 学历适用地点的问题。厦门大学的学历应该在广州深圳还算能打,但是在北京上海这种高校遍地的地方,几乎没有优势。因此在未来发展地点的选择方面我最好认真权衡一下。
- 如果放弃了酒店offer,做北漂或是深漂,那么我是否能承受生活的艰苦,是否可以负担起自己的生活,是否需要向父母求助。这一点,我现在还完全不能确定,如果真的需要向父母求助,我也不会回避,但总是想独立的。
- 我们还开玩笑聊到,如果,之后湾湾回来了,那么整个福建省应该都会得到扶持和政策倾斜,到时候或许会发现留在福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这件事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毕竟怎么回来不好说,多久回来也不好说,这个过程有点像赌啊。
信息,信息,信息。信息很多,该怎么做决策?
我也知道,这些问题是一回事,现实因素又是另一回事,我不可能做出一个完美决策,不论哪条路都各有利弊。只是想小小的丧一下,不论别人给出多少建议,最终决定都只能自己做,最终结果也只能自己担,爸爸妈妈能提供的帮助和建议也有限,朋友们也只能支持我的决定,到底还是要自己负责。
丧是没有用的,再想逃也逃不了,还是留下来好好打一架吧。
昨天还看到一句话,是一个博主给年轻人的建议,其中第“0”条是:选择大于努力。
to be or not to be 的问题,困扰着全人类,再伟大的人都会面临选择,我这也就是再细微不过的一件事。
事已至此,我就再纠结一会吧,给我自己一点时间,看看我最终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答复。
一切都没有开始,一切都正在开始,一切都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