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

在朋友圈回复一个朋友,想起自己几年前写的这篇文章。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共发现有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古埃及国王也称法老,被视为神的化身,金字塔其实是他们的陵墓。法老们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巨大的陵墓呢?

埃及金字塔。(来源互联网)

法老建造金字塔,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古埃及人把冥世视为尘世生活的延续,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都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生。法老作为古埃及拥有最高权力的人,其陵墓自然要比其他人宏伟、高贵,陵墓里面还要有华丽的壁画及各种陪葬品,以使他能在死后同生前一样生活得舒适如意。于是,每一个法老即位之初,就命人建造金字塔。

根据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记载,公元前2480年的古埃及的胡夫王统治初期,每年夏天,皇室成员走遍尼罗河流域,从每个村落中选择身强体健的男子作为建造大金字塔的劳力,他们被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劳动3个月。这些劳动者中有奴隶,但也有许多普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大约30年的时间。

大多数介绍或研究金字塔建造的文章,注意力都集中在建造方法和建造材料上,而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吃饭问题!——专门建造金字塔那10万人的吃饭问题。

据记载,古埃及时期,尼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淹没陆地,滋润土壤,使耕地肥沃,农业发达。因此,埃及成为历史上最早不用将全部劳力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放在其它用途,比如建造金字塔。可以说,肥沃的土地是金字塔的基础,是古埃及人有空有心思为死后做准备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吃不饱,一个国家如果饥荒,哪会去为死后做准备?

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那10万人如果不是要建造金字塔,又缺乏娱乐、不认识字,会做些什么,会不会有发起动乱推翻法老统治的可能?我能想到,法老当然也能想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想到这个问题。在巨著《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僭主应置臣民于终日操劳之中,这样他们就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量推翻政体的活动。埃及的金字塔就是这种僭术的一个例证。”

由此看来,法老建造金字塔是为冥世做准备不假,却更是为了维护现世的统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