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BBC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的小说处女作。本书讲述了一位叫哈罗德·弗莱的老人为了心中的一个信念,徒步87天,行程637英里,在旅途中完成自我救赎与成长的故事。
哈罗德是一位酒厂退休销售员。他几十年的生活平淡无奇,后来甚或死水一般令人窒息。
可在他65岁的一天,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多年前女同事奎妮的病危告别信,这让哈罗德的内心触电般受到痛击,却也让他整个人变得又“活”了起来。
为了帮助奎妮,哈罗德决定徒步去找她。尽管路途遥远,一路艰辛,哈罗德还是完成了他“一个人的朝圣”,实现了生命的完美蜕变。
如果说哈罗德的经历是一种心灵成长,这种成长,你我一样需要。
01.人可以没有财富
却不能没有信念
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无信念的人生,就如没有航向的船只,任凭风浪推向任何一个方向,也许驶向平静,也许掉进旋涡。
哈罗德之前的生活就是这样,退休后与退休前也几乎没什么区别。工作时,他勤勤恳恳,却并不与人交往,也无升职诉求,默默无闻地干了四十年。退休后,他呆在乡下,与妻子淡漠相处,长久的疏离让生活平静而又沉闷。
可以说,哈罗德的人生平庸至极,几无可提。他无欲无求,没有什么人生目标,也没有多少灵魂悸动。
可是,当得知昔日同事奎妮身患绝症之后,在歉疚和悲痛的双重击打下,哈罗德的心底突然升腾起某种力量。而加油站女孩一番善意的劝导,让哈罗德的信念被深深唤起:他要徒步600多英里,一步一步,走到奎妮所在的贝里克郡。他相信只要自己这么走下去,奎妮的病就会好起来。
也正是这种信念,让哈罗德开始了一场“一个人的朝圣”,他不顾一切踏上旅程,在面对一个个问题、克服一个个困难、遇见一个个不同的人、反思一个个过往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探究到了真实的自我,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奎妮的病情并未出现逆转,但她真的奇迹般等到了哈罗德来看她,而哈罗德的人生也因此发生巨变,就像从阴暗潮湿的山洞走向阳光充足的田野,一切豁然开朗。
正如温塞特所说: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
我们都知道,今日的互联网奇才马云,当初也曾是一名高考落榜生,先后经过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
而后的创业过程,也是艰辛异常,但靠着执着的信念,他还是坚持到底,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2010年12月,马云走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演讲。台下一位学生问他:您是否有怀疑自己的时候?
马云回答:我经常怀疑自己,但从不怀疑信念。
正是信念,指引他克服恐惧,战胜苦难,变不可能为可能,让曾经的失败成为今日辉煌的垫脚石。
不是马云天赋异禀,所以他的信念也超人一等,而是因为不懈的信念,让他从一个平凡孩子成为人生赢家。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知道怎样走下去,才能走出方向,向上成长。否则,将陷入混沌迷茫,不知所向,更无谈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而信念,便是引航的明灯,是前行的风向标,会带你走向梦想之地,让人生生出厚度,升出质感。
02.表达爱与反馈爱
都一样不可或缺
英国有句谚语: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
爱是生命最好的滋养。得不到爱的心灵,很难保持活力。
哈罗德与妻子莫琳也曾有过甜蜜热烈的时光,他俩一见钟情,自由恋爱,是名副其实以爱情为基础而进入婚姻。
然而,因为哈罗德不知道怎样去爱,不善表达又不懂反馈,致使自己以及家庭逐渐偏离正常的轨道。
尤其在对儿子戴维上,他既不会主动示爱,也不会在孩子有所企盼时给予适当的回应,甚至在儿子溺水时,他的第一反应竟不是去下海救他而是先蹲下来费力地解鞋带……
哈罗德的“冷漠”与“不正常”,导致戴维患上抑郁症,最终自杀离开了他们。
而这,也成为横亘在哈罗德与妻子之间的一座大山,让他们无以走近。
对孩子爱的渴求,他反应迟钝,让儿子心理生变。对妻子的不满,他回报以冷漠,让婚姻陷入死水。对奎妮曾经的帮助,他未能及时道谢,让自己在歉疚中麻木。
可是,爱是需要表达的。无论是对孩子的疼爱,还是对妻子的依恋之爱,以及对朋友的感谢之爱,都需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他们感受得到。
如果被爱的人感受不到,所谓的深爱,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说自话。
同时,爱也是需要及时给予反馈的。如果对方心灵的需求无法得到及时回应,又怎么会对这份感情保有持续的信心?
前阵子,鹿晗在采访中表示,当初曾被劝告不要公开恋情,但他还是大方“官宣”了与关晓彤的恋情:“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责任。”
网友纷纷留言点赞,称赞鹿晗“很爷们”“有担当”,其实,这种“责任”与“担当”,就是对爱最好的表达与回馈。
我爱你,就要表达出来,不仅向你表达,因为是公众人物,也要向大众表达出来,即使影响事业,也要宣示对彼此的尊重与“主权”。
我知道你也爱我,就要以宣告大家的方式,告诉你“me too”,请你接受,也请你放心。
这样的爱,你侬我侬,你懂我懂,无懈可击。
没有爱的人生是荒凉的。如果爱一个人,一定要让他知道,让他感受到爱之浸润,这份爱才会成就其意义。如果有人给予你爱,也一定要记得及时回应,感恩对方的暖意融融,也感恩命运美好的馈赠。
03.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安德烈·马尔罗说,一个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升华时,才成为真正的人。
哈罗德也正是在这场一个人的旅程中,重新“活”了过来,成为真正的自己的。
哈罗德之所以这么冷漠,与他的童年不无关系。
母亲在哈罗德小的时候就抛下他离开了家,父亲一个又一个变换着女友。那时候的哈罗德,既没有得到母亲的宠溺,也没有受到父亲的疼爱,他甚至连跟他们好好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16岁的时候,哈罗德便离开了那个家,再也没有往来。
这种阴影看似无形,却直接蔓延到哈罗德往后的人生。在儿子戴维身上,这种来自童年的伤害得到了复映,只不过换了主角。哈罗德不懂得怎样给予孩子关爱,最终失去了孩子。
从此他的生命似乎也停滞了,没有目标,也不必清楚方向,他只是日复一日,漫无目的地被生活裹挟而行。
奎妮被病痛折磨,让哈罗德悲痛不已,却也同时拯救了哈罗德。他在加油站女孩的鼓励下,踏上去往贝里克郡的旅程,一路上,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善良的、单纯的、智慧的、霸道的、偏执的……
每一天的行程都充满异彩,让麻木多年的身心经受不一样的洗礼。爱惜身体、学习自救技能、学会接受帮助、懂得回馈他人、及时反省自己、真正接纳自己、关照内心渴求……
哈罗德终于找到了自己,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完成了自我救赎。与此同时,妻子莫琳也在哈罗德离家远行的日子里接受了心灵的磨砺,在淬炼中实现了自我疗愈。
故事的最后,哈罗德和莫琳终于又一次牵起对方的手,他们漫步海滩,笑声朗朗,走向新的开始。
有人说,所谓成长,就是慢慢靠近自己喜欢的人和事。
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因为心灵已沉入迷惘。
努力唤醒自己吧,叩问你的内心,初心何在,真正想要的又是什么?当你找回本心,并为此不懈努力时,向往的美好自会奔涌而来。
这一切,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当你走上自己的心灵重修之路,便走上了充满希冀的朝圣之路。坚持走下去,未来,将无限精彩。
欢迎进入读书群
进读书群请添加微信:pcf1509497635
全民阅读的时代,我们已建立20000+读书群,
以书会友,共读好书!
100多个线上直播间,每周交流读书心得,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