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治“呆”——培训课堂上的注意力吸引法

“发什么呆呢!”

“让你看资料呢,咋又在发呆!”

“你的PPT做好了吗?不要老是发呆!”

仿佛发呆走神成为了生活的一种常见的状态,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也时常会发现学员出现此类现象。

讲师们会反思难道是说的不够好,不够精彩吗?为何学员们一言不合就发呆、犯困、玩手机呢?

其实对于每个人而言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讲师只是一味枯燥的讲述知识的话那学员的注意力就更难长时间集中了。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试验已经在美国进行过,研究证实,成人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简单枯燥的任务,例如字母打地鼠,只能维持20分钟不出错,然后就会出现错误。

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

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如何在培训中快乐治“呆”?

提高学员的注意力可以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或将培训与激励政策挂钩都可以提升学员的注意力,但是为了让学员们喜欢学习,可以增加课堂的快乐元素。快乐元素在课堂中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更是为了提高课程质量,让大家喜欢学习,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快乐元素即课程开心金库,对于素材没有明确的要求,只要能让学员快乐,一切的手法都是可以运用的。培训师在课程开发中,要设计风格多元、技巧多变的开心金库。但同一风格的开心金库不宜过多否则反而会造成沉闷。

开心金库的素材:

1)     故事、笑话

故事需要应景、搞笑,能引发深思就好。

2)     选有点场面的课间舞蹈

下午的课程可利用5~10分钟,搞热课堂氛围,保证学员不睡觉。

3)     课间健身操

一天的课程可安排1~2次课间操,课间操可起到松筋骨、提神的作用。

4)     幽默图片

让大家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图片。

5)     编歌、改歌、唱歌

课程中给小组分派改歌词任务,在小组竞赛中合唱,可将课程推向高潮。

6)     游戏

课程中加入一些智力游戏、感悟游戏或娱乐游戏,能快速提升氛围。

7)     播放视频

课间休息或课程中播放一些娱乐性的、教育性的视频或电影。

8)     课间休息播放相声、小品

有助于提升课程轻松度。

9)     借用和修改古诗词、对联

10)   幽默语言

11)   猜谜、竞赛、小组个人PK、发奖品

让学员享受参与和胜利的快乐。

12)   课程中不时使用话剧、诗歌语言或方言讲课(2分钟)

13)   奇闻趣事

14)   多表扬、少批评

学员回答问题后要给予反馈,对于正确的回答可给予表扬认可,对于错误的回答可给予积极参与的肯定。

开心金库使用频率:

1)     在课程中没半小时可有一个快乐性开心金库素材。

2)     每个以及内容应使用开心金库。

3)     每个一、二、三、级内容都需要有轻松愉快的话题。

在日常培训课程的准备时,可以为每门课程列一张开心金库清单,内容包含:开心金库名称、场地要求、适合人数及所需时间。

培训课程不单建立于强大的内容,更应该将快乐融入课程设计,这样的培训才能更受欢迎,才能快乐治“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