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囡囡,切几个土豆块给你爸。”
母亲蹲在灶膛前,拿火钳子将那堆烧红的炭火小心夹出几块来,紧着步子移去炕头边的铁皮火炉子里——晚饭结束后,灶就可以熄了,改生火炉来暖和屋子。
她喊我一嗓子,我就自然知道土豆块要来何用,也晓得怎么个切法。
腊月二十四,称小年。传说,小年前一晚,灶王爷会上天庭,向天帝汇报这户人家这一年的伙食情况。故而焚香点蜡,是每年这个时候必不可少的祭祀、祈福方式。其实不止灶台上,我们也会在自家牲畜圈外、水窖台上等处同时进行。名目不一,大概也是各有各的说法罢。
香炉不可能够用,于是切几个土豆块就插上了。年年如是。
第二天,二十四日,惯例大扫除日,真真儿能“翻天覆地”的动静,好似全年就等这一会。
“平日里,总怕惊动了灶王爷,此时送他走了,不就可以彻彻底底扫灰了?除尘了?”
屋子里的摆件儿,能搬动的尽数搬到了院子里,搬不了的就拿遮布暂时遮起来。母亲举着扫把的身影从土炕、面柜、灶头、案板上挨个儿掠过——不胖不瘦,身形笔挺、灵动有劲,因为还年轻——尽管包裹住她的围裙、套袖、头巾、口罩已不辨颜色,裸露在外的双手和眼睛,也是盈满了灰污。
外面的园子里搭起了一个不足一人高的木架子,用来除掉那些厚重的羊毛毡子上的积年尘土。我和小弟总是玩心重,从爷爷炕上揭下来的两条毡子挂在那儿,他一把手也插不上,光看着我俩左一棒右一棒打得乐此不疲。年岁太轻,力道远远不够,爷爷也不阻止,就在一旁乐颠颠地观看,直至我俩尽兴。
值日大半天,大家都是土头土脸,不忍直视的模样,还偏偏不能自知,要指着旁人笑闹上一阵。
儿时的乡村,夜晚安详、沉静。四周山围着山,某个旮旯里的人家,墙头偶有一两处幽幽暗暗的大红灯笼,却能分外让人觉得亮得触目惊心。
“大年三十晚上,守岁,最是省不得电,哪怕不住人的屋子,也得亮堂着过了午夜。”
天色将将暗下去,父亲就逐个屋子去开灯,那些个没有接上电的煤房、储粮仓、茅房也是早早就给备下了蜡烛的。
此时,往院子中央一站,自然听不见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也看不见五颜六色的彩灯闪烁,唯有几处烛光摇曳不停,安安静静。侧耳,一两声模模糊糊却曲调分外熟悉的歌声飘荡在四处,时高时低,正是邻居阿婆在自家院子里忙活着烧炕。
厅堂正屋里设了贡桌,气氛莫名就带上了几分凝重。
平日里我和小弟于各个屋里、院子里追逐穿梭,都不会惹来嫌弃,单单每年这个时候,母亲都会嘘着声吓唬我们。
“先人们正用餐呢,禁止过分喧哗吆!”
“先人是什么人?”
“就是故去的人吆!”
于是,年少的我和小弟真的就噤声了。
八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即将开始,屋里的照明灯泡却因为电量不足而明明灭灭、奄奄一息。14英寸的小黑白电视机,亮一阵,暗一阵,男女主持人恭贺新春的报幕词,喜气洋洋、娓娓动听,却忽断忽续,让人好不心焦难受。
门外几声狗吠,是邻居家姑姑婶婶叔叔伯伯们——七八个人涌进来,个个都裹着袄子,风风火火、着急忙慌。
“哥哥,我家那电视机,黑下去了就再没亮起来了吆!”
“一样的,一样的,我家也是。”
“去年还能凑合凑合着看,今年……唉!”
“打听了一圈,大都没法看,就数哥哥你家这个,情况最好,你说这是咋回事呀?”
父亲慢条斯理往炉子里填几块煤,再搬出茶叶冰糖水杯等等,一个个往桌上摆着,才嘿嘿笑两声:“就是因为小,足够小,才耗电量低。”
母亲关掉其他屋子里的灯,全部改点蜡烛,就为了给晚会节省出一点电量。可尽管这样,情况还是不尽如人意。
甜麻花、炸排骨、肉丸子、炒瓜子、罐罐茶,母亲厨房忙活上一阵,乡下人家的这几样年货,也就尽数上桌了。
“来来来,大伙儿围着火炉边吃边等吧,过了九点,最迟九点半,电视也就正常了。”
于是,大家一边唠着嗑吃着东西,一边也把这般不尽兴的电视节目看得尽兴万分。
那些歌曲,一首首都成了直击人心的天籁之音,最后几乎人人都能记住那个歌手的样貌和名字;繁复的舞蹈裙,灰蒙蒙一片,但整齐划一,如蝴蝶般翻飞着翻飞着,也就在观众的眼中翻出了彩虹一样的色彩;黄宏、赵本山、冯巩、宋丹丹等人的小品节目,更是不可错过的重要看点,惹得众人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哄笑阵阵。
而各处屋里的烛光,正安安静静地晃动着,安安静静地守着岁。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