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信仰有颜色,一定是中国红。
红色文化,一直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液里,如血液一样循环不息。
曾经用血肉铸就的信仰,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消磨半分。它一旦生成,天地日月、山河流流,十方神圣自动拥护,更别说参与和围观大阅兵的中国人民。
每个大词里的庄严,庄严的是永远炽热的中国心。
它并不空洞,整个国家的国防装备都在里面熠熠生辉。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军事装甲,鲜活得不能再鲜活的和平鸽,热烈得不能再热烈的《我爱你,中国》……都是归心一处的爱国情啊!
这,就是中国的伟大抒情方式,“和平”二字与信仰无异。
80年前的浴血站斗,是为了信仰。80年间的和平相续,也是为了信仰。80年,不是数字,而是和平!
而后——和平800年,和平8000年,乃至世世代代。
一个个英雄背后的血泪史不会被遗忘,一部部震撼人心的历史片从未退场,它们记录着先辈们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过程。
《地道战》与《地雷战》记录着全民游击战的智慧,《血战台儿庄》与《八佰》洞悉着正面战场的悲壮,《狼牙山五壮士》呈现着英雄主义的宏大叙事,《南京!南京!》则印刻着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
这些影片从不同维度还原了中国人民反法xi斯战争的历史。为了正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正义,多少人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正义,多少人用无我之魂筑起新的长城;为了正义,多少人练就了一颗无死的金刚心哪!
正义就是信仰,信仰就是舍我其谁的行为。我们的国,我们的家,我们的中国心,从来都没有分过家,它们是“一”,永远都是“一心一意”。
40-60年代的父母们,一看电视就是战争片,一恨就恨得咬牙切齿。年轻的孩子们觉得他们太执着,哪里懂得他们心中的中国情。后来了解了中国近代史,才晓得他们强烈的爱全都藏在了强烈的恨里。
那么在和平年代,对于不能遗忘的历史,中国人民该如何平衡内心的爱与恨?
在2018年哈佛大学“东方智慧与现代世界”讲座中,雪漠老师提出:“真正的和平不是消灭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找到共通的人性。中国文化中的‘和而不同’,道家‘道法自然’的包容,佛家‘无缘大慈’的悲悯,正是化解对抗的智慧。当我们用‘文化对话’替代‘武力威慑’,用‘理解他者’替代‘证明自我’,和平才有了生长的土壤。”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早就给出了完美答案。深入经典,智慧如海。它们经历了无数劫,跋涉到21世纪,绝对经得起历史与智慧的层层筛选。文化生出来的和谐,不仅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更能改善一个世界的价值观。
如果您还觉得它太遥远,不妨用十二个字(雪漠老师提倡的)——“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请原谅”,来解开心灵枷锁,用真正的和平心来和谐一切。
雪漠老师在2022年“全球和平日”演讲中说过:“和平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活法——活在无执的心态里,活在包容的关系中,活在与万物的和谐共生中。”
当“和平”变成了人人都喜欢的“活法”,这个世界还能不好吗?最后,愿世界和平,人人都能成为彻头彻尾的和平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