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融大未来
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后,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和日本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共享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研究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迄今为止,日本在自然科学和文学领域的诺奖得主已有26位。进入21世纪以来的19年日本更是有19名科学家获得诺奖,日本诺奖数量进入“井喷”时代,大有赶超美欧之势。
日本诺奖得主江崎玲于奈曾说道:“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新一代科学巨匠的路,理应无比珍视、精心培育、不断激励和呵护。”、“孩子般无止境的好奇心与天真烂漫的感性意识不容错失。”。另一位诺奖得主大隅良典也曾说过:“让孩子们爱上自然、爱上科学,对世界抱有宝贵的好奇心,是一切研究的起点。”。
从两位诺奖得主的感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和原因,他们今日在学术领域的成就离不开他们在孩子时期的教育。
日本对孩子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日本教育有什么独到之处呢?让我们从侧面观察一下日本的儿童教育。
一、课程多样丰富,从小注重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
不同于中国的应试教育,日本的教育更加重视多样、全面发展,例如小学生涯中,日本学生除了要学习国语、算术、体育、音乐、美术以外,还会加入学习基本生活常识的生活课、了解自然现象及日本社会的风土人情的理科、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技巧的家庭课程。
日本的幼儿园经常会组织各种春游,远足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接触大自然,并锻炼健壮的体质。小学会专门开辟一“种植园”,学生轮流在上面种蔬果、浇水、施肥,蔬果成熟之后,全校师生一起享用。
在基础教育的校园之外,专门的自然教育学校在日本也非常受欢迎。目前,日本有近4000家各种类型的自然学校,为孩子甚至成年人更为广阔的学习场所。其中德国模式的森林幼儿园就有100多所,学位供不应求。
经常有机会和大自然接触,使日本的学生们有很强的自然探索精神,也赋予了他们好奇心和勇气。
二、重视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
虽然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但是学校和社区给儿童和青少年设立的运动场馆却一样不少,而且设备能及时更新,以便孩子进行高效率的锻炼,保证身体健康和食欲充分。除了每天都会有体育课之外,日本的中小学还会每天布置一个小时的运动作业,必须完成才行。根据调查显示,有40%的孩子会完成两个小时以上的运动作业。除此之外,日本针对青少年有学习指导纲要,对每一个年级应该达到的动作发展水平做了详细的要求。
日本的体育教育由政府亲自监控,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对应的教育计划。在小学和幼儿园阶段,比起运动,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爱上运动。也就是说,让孩子尽情地奔跑、玩耍,让他们体验到运动的魅力。到了初中,则要发掘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我们常在日剧、日本动画中看到的运动社团就是为此而诞生的。到了高中阶段,则要在自己选择的项目上不断精进,不断提高。
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获得终身生活所必需的身体能力和知识,同时掌握运动方法和健康及安全知识。
日本通过体育锻炼来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例如韧性、不服输的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
儿童饮食注重营养健康。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基础,所以政府会格外重视学生的健康,日本《学校給食法》规定,政府向小学、初中生提供的营养午餐,由主食、副食、牛奶组成,小学必须有食堂,所有的食堂供应商都必须要经过重重筛选,严格把关食品安全。此外,平均每3个小学需配备一个专门的营养师。
日本的父母培养孩子,有一个原则是“七分饱、七分暖”。他们不会让孩子吃得太饱,也不怕孩子穿的太少,秋天那么凉的天气,孩子们就穿个单衣在外面玩水,也不怕孩子受凉感冒。所以,你在日本很少会看到“小胖子”。
三、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日本家长认为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而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和吃苦能力。日本孩子上幼儿园后,都会有自己的书包,里面放各种文具。在日本,除了一个大书包,还会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包,用来装不同的物品。父母来接孩子放学的时候,从来不会帮孩子拎书包,这也是幼儿园安排的,为了锻炼孩子独立自主,不依赖家长的能力。就连皇室的王子上幼儿园,也要自己拿书包,家长不会给孩子任何特权。在幼儿园的食堂里,学姐学长们,会穿上干净的衣服,代替老师给同伴们打饭。
日本妈妈十分注重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在孩子两三岁时,父母会有意识地培养其独立意识,如自己过马路、自己整理房间、书包自己背。待6岁左右,基本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需要父母操心。
在日本的大街上,经常能看到大人、孩子每人背一个包,甚至刚会走路的孩子也背一个小包,里而装上自己要用的衣服、水、奶瓶、尿布,从小就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依赖他人。
日本政府规定,小学生必须在学校里面吃午餐。而吃完午餐,不仅要把自己的托盘和碗筷洗干净、收拾整齐,还要全班同学一起清理教室的地板。这种行为教育,教会了日本的孩子,想要得到,就必须懂得付出。
日本的儿童从小就习惯父亲占据书房,也能感受到成年人也需要努力学习和工作,而不是离开学校就放弃读书。他们看到父亲回到家里,不是长时间无聊地摆弄电视遥控器,也不是窝在沙发里打盹,而是一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当然他们在书房里休息过了),在孩子们心里树立了勤奋的榜样,并且他们也知道,自己远不是家里的“小皇帝”,要获得重要的社会地位,就要像父亲一样努力。
四、重视兴趣的培养,重视专注力培养
日本也有很多兴趣班,但日本的家长并不逼着孩子去学,送孩子参加兴趣班多半是玩,而且也会轮番报不同的班。日本家长认为孩子通过玩乐的性质可以见识到各种不同的领域,从而可以发现自己孩子的兴趣和潜质。
日本人认为,家要收拾得整齐干净,唯独书可以散乱。日本人的家里,孩子们的书通常就放在随手就能够到的地方,有时候甚至就是散乱着,好像谁刚刚丢下书去洗手间了一样。孩子们碰到有兴趣的东西就会自己拿去看。
这个时候如果到了该吃饭的时间,父母绝对不会喊一嗓子“吃饭了”,把全神贯注的进入到书中世界的孩子们打断。因为如果经常这样被打断,孩子就无法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五、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重视人格和精神教育
日本人注重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吃苦的机会,让孩子们从小就去经历磨难和挫折.日本幼儿园都有"远足“锻炼课,即保育员带孩子不坐车而步行往返三四公里以外的公园游玩.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每年都举办“田园学校”“海岛学校”“森林学校”,让孩子了解农村生活的同时,经风雨见世面。
冬季时孩子穿着短袖在外面跑马拉松,每年大寒节气幼儿园会组织学生脱掉衣服,在户外进行活动,就是为了磨炼他们的意志力;从小就让孩子去敬老院、捡垃圾,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感恩,回报社会。
在现代日本,儿童精神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密切联系,适应日本的文化和教育传统,鼓励儿童形成坚韧、努力、协调及自律等精神品质,成为符合日本社会需要的人。
日本儿童的精神教育主要强调培养四方面的品质:一、坚韧顽强。在日本,人们信奉这样的观念,即只有让儿童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而不是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二、努力奋斗。在日本,人们所信奉的观念是“只要真正努力每个人都能成功”。在日本家庭教育中,母亲经常教育儿童,一个人只有努力,才能取得自己事业上的成功。而在学生第一天上学时,“尽最大的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日本人”也成为日本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三、节俭。日本孩子即便口袋里多有钱,也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不大手大脚。日本孩子不随便买东西,除了给朋友买礼物,尽量避免给自己买什么。四、环保意识。日本孩子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有时他们会把拉圾装进自己的提兜,带回家处理。甚至在累人的爬山过程中,有的孩子也不忘拣起路人留下的垃圾,招呼大家别乱扔垃圾。
六、教育公平以及教育资源的均衡
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公平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日本的各个公立中小学并无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也不存在城乡之间教育设施和硬件配备的巨大差异,完全按照统一的标准建设。所以你没必要为了选择在某个学校就学就跑到那个学区里去购房,从而获得获取教育资源的资格。
一般来会说,适龄儿童都会被就近安排学校,并且,如果孩子因为其他原因想转学,也可以直接向当地教育部门申请,日本相关部门不会对学生择校上有任何限制。然而话又说回来,如果学校之间的整个水平不存在差异的话,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舍近求远,从而去选择其他学校就学。
日本是一个对教育非常重视的国家,在硬件资源上政府注入了很大的投资用在国民基础教育上面,并且在硬件设备、教育设施上面标准相对较为统一,这样的政策很大程度上让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
由于师资水平总会有差异,有些教师出类拔萃,很快就会在所在的学校中脱颖而出,日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行了教师轮换制、无论是个人水平相对较低的老师,还是一些更加优秀的老师,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定期在各个学校之间进行轮换,一般设为三年的时限,这样的做法保障了各个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平衡,使得一些乡村的学校也能拥有好的教师,物尽其用。
由于贫困家庭的孩子和知识接受能力较差的孩子也能得到优秀老师的帮助,这就使得日本学生的毕业率远超其他同水平的发达国家。日本高中生的毕业率高达96.7%,而最为世界第一大国的美国高中生的毕业率才不过83%。
以上尽管只是日本儿童教育的冰山一角,但也一定会给我们不少启示。获得诺奖虽然还需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学术环境、产研结合等,但儿童教育和基础教育依然是核心,诺奖需要从娃娃抓起。如果有更均衡的教育资源、更高水准的基础教育水平,相信中国将来也会持续获的诺贝尔奖等世界级的奖项。
附:日本历届诺奖简况
11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日本人诺贝尔奖得主。
1965年,朝永振一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量子电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1973年,江崎玲于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发明江崎二极管,是超晶格研究的先驱。
2002年,小柴昌俊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成功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
2008年,小林诚、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3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小林-益川矩阵,南部阳一郎开展了粒子物理领域先驱性研究。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3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共同发明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
2015年,梶田隆章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发现了中微子震荡,证明了中微子具有质量。
8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1年,福井谦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提出直观化的前线轨道理论。
1987年,查尔斯·佩德森,
2000年,白川英树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开创性贡献。
2001年,野依良治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有关不对称合成的贡献。
2002年,田中耕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开发生物巨分子的同定与构造解析手法。
2010年,根岸英一和铃木章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们在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作出贡献。
5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7年,利根川进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
2012年,山中伸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
2015年,大村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发现伊维菌素、开发阿维菌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生命的化学家”。
2016年,大隅良典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对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
2018年,本庶佑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在PD-1、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AID)的有关研究。
2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94年,大江健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