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一读书工作就容易急躁?

读书和工作是每个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们获得进步和成长的方式。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增长知识,开拓眼界,使自己不被挟裹在有限的认知里;通过工作,我们可以获得生活所需,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读书、工作容易急躁,就想快点看完做完呢?因为这些人的性格属于“即时满足”型,这类人往往自控力很差,缺乏意志力。

比如,读了书籍开头就想知道整个故事,健身几天发现体重没变化就想放弃,希望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工作任务等等。一旦过程中遇到困难,很容易有挫败感并开始急躁。

什么是“即时满足”?

“即时满足”就是即可享受,及时行乐。

追溯人类的发展史,会发现人类的发展就是一段压抑欲望的历史。

古时候有两类人,一种奉行着采集文明,一种奉行自己种地。奉行采集的人很快乐,饿了马上就能摘到果子吃,但这种人最终被淘汰了,活下来的是那些辛苦劳作的种地人。

选择饿了就摘果子代表着“即时满足”,而耐着性子等待麦子成熟的,我们称之为“延迟满足”。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等待,不是一味地压制欲望,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就像耐心等待麦子熟的种地人,他们并没有傻傻地等,而是一边努力、一边忍耐,等待着获得更大收获。

“即时满足”的人,不具备“延迟满足”能力,如有些小孩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等等。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名叫的“棉花糖”实验,测试了十名儿童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实验中孩子们需要与及时享乐(马上吃到棉花糖)的欲望作斗争,忍耐的时间越长,获得的奖励越大。

研究结果发现,孩子们的学业成绩与他们等待棉花糖的能力有关。那些擅长等待的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容易成功,而不擅长等待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体重超标,性格急躁,不够自律,工作成就相对很低。

如何培养“延迟满足”能力

读书是培养心里素养的好方式,提高我们的“延迟满足”能力。一开始读书时,我们总会下意识地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如果书籍很深奥乏味,很可能翻几页就昏昏欲睡了。但是读书不能只图一时快感,我们应该多读超过知识范围的书,这样才能进步,收获更多。

我们可以将读书目标拆解成多个小目标,一步一步给自己增加难度,渐渐培养阅读习惯,沉下心来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这样虽然过程辛苦一点,但会慢慢感受到进步带来的喜悦,而不是草草读完后的空虚急躁。

“延迟满足”的人更容易掌控人生

“延迟满足”的人,因为看见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他们愿意放弃即时满足,变得自控力更强。自控力强的人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从容面对更多困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译者:任俊 闫欢原著名称:《The Marshmallow T...
    马文Marvin阅读 3,372评论 0 5
  •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
    秦苟阅读 712评论 0 0
  •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
    秦苟阅读 823评论 0 0
  • 小雪,气寒而将雪矣, 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古籍《群芳谱...
    落凡_阅读 284评论 2 8
  • 无意之间翻到原来的随笔,记得是看完郭敬明的文章之后写的,现在看来,刻意的痕迹有些,过度的色彩渲染也有些。就当作纪念...
    易易一易阅读 238评论 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