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朔
01 我为什么写作
写作是一件享受的事吗?显然我无法很爽快地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写作之于我来说更像是一个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间会经历各种孕期反应,痛苦也好,纠结也好,当作品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成了喜悦的泪水。如果有人夸孩子漂亮、可爱、有福气,那我会更开心。
不为谁而作的歌,不为谁而写的作。追本溯源,写作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因为热爱才甘于忍受过程中的种种不快。创作一个好的作品本身就是一个“磨”的过程,谁也不是一开始就有一个清晰的大纲,谁也不是一下笔就能文思泉涌,为了写出至少自己能满意的作品经常熬到深夜的大有人在。
02 学生时代的写作
我在高中的时候对写作是抵触的,因为应试作文题目总是让我痛苦万分,十次语文考试基本有七八次来不及写完作文。这件事情对我影响很深,以至于后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晚熟的人。
那是新概念作文刚开始火的时候,那是韩寒以退学来证明可以靠写作养活自己的时候,那是《挪威的森林》在小伙伴间争相传阅的时候,那是我还在文学社里混课的时候,总之那时候喜欢文学是一件很酷的事。
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感到写作素材的匮乏。这种情况困扰了我整个高中生活,直到上了大学后才开始有所缓解。我先是在QQ空间里写日志,写那些小资小情调小情绪的文字,后来人人网火了以后就在人人网上写,什么都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写作成了我当时抒发内心情绪的一个出口。
我的很多情绪饱满,文字优美的文章都是产自大学时期。只要我有想法有经历有灵感,只要我内心某块地方被触动了,文字便如潺潺流水般倾泻而出,这时候的文章我更愿意称之为纯文学。单纯的学生生活很容易让人处于一种伪文艺的状态,那时候在校园里骑车看到树叶飘下来就觉得很美。
这段时间我还看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围城》、《活着》、《我与地坛》、《棋王》、《动物凶猛》、《空中小姐》等名作,这对我一段时间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我总是不自觉地在看完一本喜欢的小说后开始模仿作者的语言风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放荡不羁,《围城》的风趣幽默,《动物凶猛》的玩世不恭,《空中小姐》的轻快活泼,我都模仿过。
我曾经很任性,觉得一定要有灵感才会写作,没有灵感不轻易下笔,灵感突然断了可能也就中断了,后来我才知道其实灵感是可以慢慢磨出来的。要写出好作品,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耐力,同时也可以多读读名人名家的作品来寻找灵感。像我就特别喜欢王朔的小说,喜欢他的文字风格,读的时候可以获取很多灵感,《洗头小姐》的灵感就是来源于《空中小姐》。
03 工作后的写作
大学的时候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工作后是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学生时代的我有大把时间写作,但却苦于生活阅历尚浅,没有经历过社会险恶,没有感受过人心冷暖,没有目睹过生离死别。生活是最好的导师,同时也是最残酷的训练师。我一直认为苦难最难激发一个人的灵感,只有痛过伤过哭过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真理,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
工作刚开始那一两年没有很多的时间写作,因为经常要加班,写作也是完全凭兴趣,什么时候突然想要写几句了就写几句,经常写到一半就丢在那里。那时候我特别怀念大学时候的自己,我知道自己再也写不出《离别》、《偶遇》那种纯真中带着点轻快的文章,因为我再也回不去了,我开始喜欢那种带着点沉重的文章,或许我就适合一直做个学生。
我不想带着很强的目的去写作,更不想一味为了赚钱写作,一来我的水平不高,二来我不想让文字失去纯真性。我知道很多爆文其实文笔一般,但是写的人知道怎么排版怎么构思怎么去引起作者的共鸣,只要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那文章就成功了一大半。这种鸡汤文看起来很爽,但是文学性一般,都是一个套路,看多了没新意。
04 写在最后
人是社会动物,封闭式的写作其实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没什么好处,这也是我为什么来到简书写作的原因。我渴望结交更多的同道中人,也渴望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建议,但同时也想保证文章的质量。
写作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愿你我不忘初心,坚持写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