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水果(二)

(壹)李子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贾至《春思》

春天青草丛生,绿柳抽芽,桃花挂在枝头丛丛点缀,李子花的香味飘得远远都是。可偏偏春风无情不肯吹走我满腔的愁绪,反而让我的愁思一直滋长。

这首诗是作者贬谪期间所作,表达了他的离人之愁、逐客之恨。

李子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口味甘甜,是古人最喜爱的水果之一。先民很早就开始栽培李子树,《诗经》里就有“丘中有李”、“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诗句。

李子有许多有趣的典故。成语“瓜田李下”出自曹植的诗句“瓜前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人们经过瓜田的时候不要弯腰提鞋,免得被怀疑偷瓜;经过李树下时不要整理帽子,免得被怀疑摘李子。瓜田李下是指正人君子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或事。还有成语“道旁苦李”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

(贰)石榴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李商隐《石榴》

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的石榴像挂满灯笼。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瑶池的碧桃树有什么值得羡慕,哪比得上石榴树扎根民众。碧桃虽美结果要经千年,石榴每年都能带来农家小院的笑声。

石榴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诗人盛赞了婀娜的榴枝、繁富的榴实、轻盈的榴膜、鲜丽的榴子,表现了自己的爱慕之情,然而尽管石榴比碧桃还要美丽娇艳,却也无法红颜“一千年”。《石榴》既是生命的挽歌也是爱情的悼亡诗,深叹人间红颜易逝,唯有深藏于心底的真诚与美好的情感才真的可以“碧桃红颊一千年”。

石榴是西汉中期由西域传入我国,它色彩鲜艳、粒多饱满,常被人们当作喜庆的水果,象征着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石榴夏季开花,尊革质,宿存,后成果实的外皮。浆果近球形,秋季成熟内部由薄膜状心皮壁隔离为数室。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故称“榴子鲜”。

(叁)杏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苏溪亭》

苏溪亭外野草青青,无边无际;是谁随着东风唱着阑干十二曲呢?
春天来得晚了些,燕子还没有归来;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杏花在料峭春风中只感凄寒。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杏是古老的花木,“五沃之土,其木宜杏”,就出自春秋时期的《管子》一书。古人有观赏杏花的习俗,他们赏杏花、买杏花、戴杏花,文人们更是赏杏花雨,饮杏花酒,作杏花诗。

杏是常见水果,富含维生素A原、维生素B、维生素C等,含有较多的糖、蛋白质和钙、磷等物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