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喧嚣的时代,我依然为汪国真选择远方时,风雨兼程的背影感动。青年人追梦,应如长风中飞箭离弦,穿破苍穹,于岁月之羽中,听见理想绽放的声音。
射箭重在箭靶,追梦需有目标。青年人应独立当世,志在四方。你是否记得?一代名将宗悫被问起志向,昂首挺胸对答叔父,“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少年豪气?你是否记得,毛泽东于黑夜中,眺望祖国的远方,用第一支火炬冲破黑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壮志凌云?因为心有所向,即使脚踩阴沟,也依旧能用信念冲破迷惘,去仰望星空。因为心有所往,即使黑夜赐予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依旧选择用它,去寻找光明……正因有目标作为星光,于是前方之路,终会晦暗散尽,星河长明……
子云先生独拈出一个义字,意味深长。因为理想不光要高远,还要合乎正义。行走于怀疑的年代,年轻的理想总被肮脏的潜规则雨打风吹去。于是怀疑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开始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于是“躺平”“佛系”开始于失望中被标榜,或者于心灰意冷中,我们,开始成为钱理群先生所言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和道德都成为交易的筹码……
可是,何为义?利众则义,亦损人则不义。用青春点燃民族复兴的大意为意,用仇恨的目光只为到大城市里拱白菜则难以称之为义。当我看到1938年西南联大泛黄的照片,一群衣衫褴褛的青年,气宇轩昂的屹立于天地间,用热血点燃梦想,用青春投身祖国……这应是中国青年大义之所在。“躺平”和“拱白菜”的两极端之间,青年人仍要看护好自己的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肮脏的社会。我们仍需要干净。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仍要有大“义”铸成的信仰……
射箭不可无箭,追梦不可无路。心系天下者,应先做好一室之洁,成就理想者,应通过实践修身,才能实现远大抱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若无实践,十月革命将彻底息鼓,阿芙乐尔号的炮声仅仅是一个民族的哀嚎,若无实践。再不会有马丁路德金伟大的演讲点燃民族的梦想,自己国土的流亡者仍是黑人终生的宿命……正如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青年,应用仰望星空为引,脚踏实地去践行。高高山顶立,还需深深海底行……
子云先生于人与弓之喻中,蕴含着世间人性的光辉和信仰的花火,于修身中坚韧自我,与矫思中正义思想,于利益中奋斗追梦……于是,当我们从老一辈手中接过国家的重任,我们的国家在一群有理想且豪情万丈的青年背后,依旧五岳向上,生命的洪流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
高一的霏霏尝试高考乙卷作文,请多指教!